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基于“科研工程化”的重大专项管理模式探索

摘 要:作为重型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单位,中国重燃在两年前明确提出了“科研工程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指导科技重大专项从创新设计向工程化发展。实践证明,“科研工程化”是对重大专项落实的有益探索,将带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是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典型经验。

关键词:科研工程化 新型举国体制 重大专项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重型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单位,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燃”)在两年前明确提出了“科研工程化”的发展理念,这不仅是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实践,也是指导重大工程从创新设计向工程进化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科研工程化”不仅是重大装备研制过程的创新实践,也是实现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的有力支撑。中国重燃初步成功的装备攻关实践证明,“科研工程化”是对重大专项落实的有益探索,将影响带动中国多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是为我国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和制造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撑的典型经验,对其他科研项目破除传统体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制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研工程化”是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崛起的重要途径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是制造业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行业。近年来,我国装备工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快、国际竞争加大的双重压力,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想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亟待由低端扩张型发展转变为高端创新型发展,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实现装备工业的突破。

大型装备必须以科研为基础,才能实现关键技术的世界性突破,这一过程就是工程(装备)科学化。工程科学是关于工程的科学,是区别于以人的兴趣作为动机的传统自然科学的另一类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当前,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由科学家个人兴趣推动的纯粹自然科学开始让位于由社会需求牵引的工程科学,即使纯粹的自然科学没有工程思维的支撑也很难进行高效率的研究。“工程化”的成功实践证明,加快发展工程科学是当代中国科技体系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必由之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而中国重燃的“科研工程化”充分体现了工程科学是联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桥梁与纽带。

中国正在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变,而加强工程科学研究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重燃专项的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原创性要求中国重燃的研发实践必须以工程思维为引领,而“科研工程化”就是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对最终结果负责”的工作态度,将燃机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简化,使其符合工程实际,提高工作效率,并在设计过程中平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项目为牵引,以知识活动为基础的重大工程实施,是知识活动和工程实施的深度融合,是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的完美结合。只有确定清晰的研发目标,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做好精准的市场需求分析,从设计源头控制成本,才是“科研工程化”的具体体现。

“科研工程化”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主动探索

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活动组织实施的重要经验,但举国体制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可能面临的局限性。传统举国体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府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不计成本、重点解决产品“有没有”的问题。而新型举国体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既要解决商品“有没有”的问题,又要努力降低成本,让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破除传统体制的弊端,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促进科研工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亟须解决中国装备缺“心”的大背景下,中国重燃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确必须走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道路,积极探索“科研工程化”实践,坚持科学布局,通过明晰新型举国体制凝神聚力于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优势,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把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搭建好,构建一个共生、互生、再生的产业链,坚定不移地扎根重型燃气轮机重大专项主阵地,努力走好新时代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新型举国体制需要在保留举国体制优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重燃在“工程化”的项目实践中,充分认识承担重大专项的使命意义,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参研各方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薪酬方式,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加强正向研发中形成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利用业内已有技术成果,落实好“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思路。

“科研工程化”充分体现效率优先

科研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试错的过程,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突破。重燃专项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还要研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核心是技术集成和实物构建,要与工业体系结合,形成有效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因此,科研活动必须“工程化”,实现正向的研发与设计,不仅要拿出产品,更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工程化”是系统工程学在重燃领域的成功实践。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但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许多类工程技术的门类,涉及范围很广,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包括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等,虽然每个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特殊功能部分组成,而这些功能部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系,但每一个系统都是完整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系统工程是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而“科研工程化”就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管理技术。重型燃机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层保障,人人都是关键螺丝钉,坚持“对最终结果负责”理念,以严格标准开展每一项细致工作。

设计准则是死的,工程实际问题是灵活多变的。在自主设计中结合实际综合判断,才能真正实现准则的工程应用,才能让图纸、模型、报告走出电脑,走向实践,让“科研工程化”发挥最优效能。重燃专项与普通的课题研究不同,需要重点突出效率和时效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找准方向,用工程建设思路指导科学研究向前推进,最终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市场化产品,通过市场和用户的检验,最终实现设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科研工程化”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落实的一种方法论

在中国重燃,“科研工程化”是一种成功的工作方法。在深刻总结重大工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重燃把握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立足重燃专项实际,提出“科研工程化”理念,创造性地用“挂图作战,精准执行”方法论统筹指导工作。所谓挂图作战的核心就是要有计划性,要推进工程实施,要以计划为牵引,做好项目管理,认识任务、分解任务,明确任务内容、目标节点和责任人,清晰绘制出任务分解规划图,并于适当位置展示,强化全体员工的时间概念。所谓精准执行,就是不驰于空想,按计划抓牢进度控制,针对每一条任务项逐级分解,构建有序衔接、动态管理、追责问效的管理推进体系,开展进度跟踪与偏差分析,做到“精准”执行,对最终结果负责。

对于中国重燃来说,切实把重大专项组织好、实施好、完成好,切实践行“这个项目很重要”的光荣使命,高质量按期完成300MW项目初步设计,就是“科研工程化”的重大成果之一。对于其他重大专项来说,只有坚持重点突破,学懂、弄通、做实新型举国体制提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优势,与全产业链单位精诚合作、携手共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形成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才能构建功能互补、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完备高效的协同创新格局。

“科研工程化”是中国重燃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高端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但我国至今仍未掌握其核心技术。中国重燃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党中央的殷殷重托,切实把重燃专项组织好、实施好、完成好,推动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进程,一直是重燃人的不变初心和最大使命。

践行“科研工程化”需要一种精神。两年来,中国重燃上上下下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科研工程化”理念,“克服一切可以克服的困难,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把重燃各项工作组织好、完成好,在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重燃克服重重困难,采用集中办公与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创新执行“反脆弱”,为自主研发体系建设积累设计知识和工程经验。

“科研工程化”是中国重燃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基因,是一种工程思维方法,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是一种信念与坚持,更是每一个重燃人牢记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支撑。对设计和工艺攻关认真细致,对零件质量要求严之又严,对重燃事业奉献不打折扣,是践行“科研工程化”理念过程中重燃人的品质体现;敬畏程序,按照程序办事,对最终结果负责,是每一个重燃人的行为准则。每一个重燃人都是“科研工程化”的实践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本文作者为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编:高洪远 / 郑涵予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