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时报即日起开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栏目,敬请关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力作,体现出来的思想不仅气势恢宏、博大精深,而且影响力穿越一个又一个世纪,冲击波越来越强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仅要有刻苦学习的毅力,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带着深厚的感情学
马克思主义占据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制高点,强调人类解放的崇高价值。这一解放要把人类从旧式分工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片面发展的状态;从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出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从各种精神枷锁中摆脱出来,使人们能够成为自身精神的主人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这种美好倾注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无上感情。法国学者雅克·阿塔利在2005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一书的结尾中十分感慨地写道,“今后几代人都将怀念流亡途中的卡尔·马克思。在伦敦那段无比艰难的岁月里,他为孩子们的夭折痛苦不已,但依旧心怀梦想,盼望人性会更加美好。他们会重新提及马克思的世界精神及其主要内容:这个人值得拥有人们对他的所有期待。”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高尚的人们洒下了热泪。我们在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在很多地方都能够体会到那种为人类求解放的伟大的情感。
带着深沉的学理思考学
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的占据,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两大基石的理论,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和剩余价值的理论,关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的理论,关于“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国家的理论,等等,都是具有极其深厚学理性的。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特别谈到过“两个决不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没有完全消亡,为什么社会主义还会出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样的曲折,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预见的共产主义还需要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实现。把握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理解了“三个为什么”,我们就能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不为风雨所动,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
带着深思缜密的逻辑学
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内在的逻辑性。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乃至欧洲著名的反法西斯主义知识分子卡洛·罗塞利指出,只要重读一下《共产党宣言》,它是历史上最为有力的小册子之一,我们就足以理解它所具有的巨大影响的原因。罗塞利说,他(指马克思)会用如同复仇女神那样的宣言使你的思想颤抖。没有什么比他对资本主义的剥削体系所作的有意的、冷酷无情的分析更生动,最后以不可避免的灾难前景结束,从中能够出现的是自由和平等之人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逻辑展现出来的震撼。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在很多著作中,例如马克思写于1851年—1852年3月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一部天才的著作,更是有强大逻辑的著作。马克思在这一著作的最后讲:“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倒塌下来。”神奇的是,马克思作出预测20年后的1871年4月12日,巴黎公社委员会通过法令,决定拆除旺多姆圆柱,法令指出,它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暴力和虚荣的象征,对军国主义的赞扬”。5月16日下午,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下令在雄壮的马赛曲中举行拆毁仪式。波拿巴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倒塌下来,这两者之间为什么是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呢?马克思认为,波拿巴成为皇帝的结果就是使他成为所有阶级都反对的人,他会把法兰西所有神圣的东西都败坏掉,包括他伯父的所有神圣的遗产都会败坏掉,结果就是拿破仑的铜像最终会被捣毁。
带着深远的历史底蕴学
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研究历史问题,通过历史事实的把握,发现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一生写了很多对历史问题研究以及评论的作品。马克思在1849年到1850年写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1年至1852年写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71年5月写的《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都十分娴熟地在分析历史中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正如恩格斯在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写的序言中所说,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这个规律对于历史,同能量转化定律对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的意义。它在这里也是马克思用以理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历史的钥匙。在这部著作中,他用这段历史检验了他的这个规律;即使已经过了33年,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个检验获得了辉煌的成果。恩格斯也是研究历史问题的高手。他一生写过很多历史方面的著作,并且寻找到了很多历史规律。恩格斯在1885年10月写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总结了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各国无产阶级坚如磐石的团结。他在1885年11月又写了《关于普鲁士农民的历史》,分析了普鲁士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揭示了农民在封建制度下贫困化的基本规律与趋势。恩格斯还在1894年写了《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一文,通过分析原始基督教与现代工人运动的相似性,强调了一切有力量的因素最初都是十分弱小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发展规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