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对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综合创新发展能力的测评报告

重要发现:

·从广东省130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得分及排名中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前十二个县市区(并列第十有三个)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罗湖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龙华区、佛山市顺德区、湛江市赤坎区、河源市东源县、深圳市坪山区、广州市黄埔区,其中有7个位于深圳市,2个位于广州市,1个位于佛山市,1个位于湛江市,1个位于河源市。

·测评结果显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综合创新发展能力上较其他地级市拥有显著优势。其中,深圳市南山区在综合排名和创新投入方面均位列第一。南山区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南山区政府对于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人才的高度重视是南山区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

·深圳市宝安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二,创新产出排名第一。宝安区重视自主创新,注重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围绕全面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市福田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三,创新投入排名第二。福田区一直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将其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福田区抢抓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定位,全力建设国际金融科技集聚示范区。

·广东省各县市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存在差距,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是珠三角地区,其次是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相对较差。

(*注:指广东省除中山市和东莞市这两个实行镇街行政体制创新之外的剩余的130个县市区,市在此主要指县级市。)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由此可见,国家对创新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广东省作为我国的创新大省,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对其他地区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加快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的步伐,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推广落实普惠性科技金融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主体来推动产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重点领域科技研发计划来把握创新主动权,使创新成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稳步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获得重大进展,将为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辐射带动全国经济更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省仍存在综合创新能力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有可能影响广东省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了解县市一级综合创新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县市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统筹布局全省各县市区创新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是十分必要的。本篇报告在借鉴已有区域综合创新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县域创新发展的具体实际,从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与标准化、全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构建综合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湛江、云浮等19个市的130个县市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县市区创新发展的经验和短板,归纳总结一般性的发展规律,为广东省科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全国县市区的创新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综合创新发展分析框架

综合创新发展指的是某一区域的创新效率和发展模式(具体包括结构效益的持续改善、产业体系的不断优化、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综合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可以从前提条件、实现路径以及落脚点三个部分着手(见图1)。

1

综合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要素集聚。综合创新发展已经不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单纯技术化创新只能实现单点突破,而不能实现创新的系统性效果,只有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集合所有创新要素,才能放大创新效应。县域综合创新发展要最大程度上立足于应用,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创新体系,积极加入各种创新组合,利用好既有的产业基础,结合创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把创新各个环节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加高效地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创新链。同时,要突出县域层面的应用化、示范化优势,共同推动综合创新发展的成效最大化。

综合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创新成果与标准化。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创新成果及其标准化两层涵义。具体而言,一方面,发展要遵循创新的客观规律,务实地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另一方面,发展还需要不断将这些特色的创新成果标准化并应用到发展当中。从实现路径来看,创新能力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体现在创新投入方面,同时也通过创新产出表现出来。在创新要素集聚结合后,创新投入会影响创新效率,创新产出则直接以发展模式来体现,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有机结合对区域综合创新发展产生影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综合创新发展的成果主要体现为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指创新成果的推出产生效益进而刺激创新者进一步创新,面对新的需要持续产生新的知识(包括技术的迭代、创新环境的优化等)来源源不断地提升创新效率。规模效应指创新成果应用化或市场化之后,通过产业化来放大创新成果,这种放大的效应主要通过标准化(创新的科学普及和推广等)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率,以持续不断地放大创新成效。

综合创新发展的落脚点:全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评判创新成效的标准。县域综合创新发展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在持续地夯实民生基础和不断地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两个方面。夯实民生基础重点在于解决人民的吃穿住行问题,如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更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发展成果公平分配等;提高人民幸福指数重点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已有的基本生活供给条件上提高供给质量。

具体而言,综合创新发展需要明确以下几项重要的要求:第一,处理好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品质的关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第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动能培育的工作,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第三,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拒绝投机式的发展模式和急功近利式的治理结构;第四,新发展阶段,立足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视野,妥善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与自身重点突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第五,立足长远、关注当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扩大商品、服务、制度的有效供给。

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综合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对综合创新发展内涵与框架的创新机理分析,并考虑到县市区在城市综合创新发展中的功能与带动作用,结合广东省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数据的可得性等问题,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设计了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综合创新发展指标体系。

根据本文构建的县域综合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130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按照所收集的最新可用数据计算得出各项得分,通过综合创新发展指数(County Territory Innovation Index,CTII)和综合创新效率指数(Innovation Efficiency Ratio,IER)两项综合指数对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其中,综合创新发展指数是对县域综合创新发展能力的评价,由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加总计算得出;综合创新效率指数反映的是县域综合创新效率,是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的比率,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创新效率指数越高,同等的创新投入能获得的创新产出越多。创新投入可以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境、商业环境)、人力资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技术、一般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性)、市场成熟度(贷款、投资、贸易、市场范围)以及商业成熟度(知识工作者、创新链、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考量,然后再根据县市区实际情况细化落实到具体指标。创新产出可以从知识和科技产出(知识创新、知识影响、知识扩散力、高新企业占比、知识产权成果)以及创新性产出(无形资产、创意产品及服务、线上创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进而根据县市区实际情况界定县市区的具体指标。结合广东省130个县市区数据的可得性等综合情况,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如下(见表1):

B1

在计算方法上,本文选取综合指数评价方法(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CIE)评价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首先,在明确评价目标和遵循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基于已有的成熟创新评价指数,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及一级、二级指标。然后结合县域的创新驱动要素,选取三级指标;接着,利用层析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并在获得各三级指标的数据后,进行无量纲化等数据预处理并转化为标准化分值,根据赋权计算各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准则层的分值,最终计算出综合指数分值。其中:

综合创新发展指数 = 创新投入 + 创新产出

综合创新效率指数 = 创新产出 / 创新投入

按照权重系数及计算公式得出的综合指数得分见表2所示。

B2

测评结果

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综合创新指数排名

根据广东省130个县市区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得分及排名结果,综合得分最高的十二个县市区(并列第十的有三个)分别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罗湖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龙华区、佛山市顺德区、湛江市赤坎区、河源市东源县、深圳市坪山区、广州市黄埔区。深圳市南山区以明显的优势领先其他地区成为广东省县市区综合创新发展能力的第一名。前十二名县市区中有七名位于深圳,其中,前五名都被深圳囊括,深圳市整体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前十名县市区与最后十名县市区综合得分差距较大,表明广东省县市区之间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区域综合创新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不均衡现象。

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来看,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罗湖区、广州市黄埔区、汕头市南澳县、深圳市大鹏新区、珠海市金湾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盐田区、肇庆市高新区在创新投入方面得分最高;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南山区、河源市东源县、深圳市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佛山市顺德区、湛江市赤坎区、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罗湖区、深圳市龙华区、佛山市南海区在创新产出方面得分最高。可以看出,创新投入得分最高的十一个县市区中(其中有并列排名),大部分都位于珠三角地区,而创新产出得分最高的十一个县市区中(其中有并列排名),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也有的位于粤西和粤北。

B3

排名前十的县市区分析

深圳市南山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一,创新投入排名第一。在《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中,南山区位列2020年中国百强区第一。南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高地,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南山最独特的气质和最鲜明的特色是创新,引领南山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而南山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当前,南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拟上市备案的99家企业中,超70%为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型企业。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南山区政府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升级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安居、服务等多个方面工作,持续不懈为人才创造更优异的发展环境;抢抓“双区驱动”重要机遇,旗帜鲜明地推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湾CBD“三大战略工程”。

深圳市宝安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二,创新产出排名第一。宝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是深圳市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也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速,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高端创新人才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宝安逐步成为深圳西部的创新高地。宝安围绕全面打造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加快营造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实施区人才战略规划,制定了“凤凰工程”人才政策;基于区域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了“智慧城区”规划研究;为打造宝安科技创新的核心功能区,启动了涵盖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华讯方舟集团“天谷”、光启超材料等产业园区和重点科技企业的宝安科技创新城规划。

深圳市福田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三,创新投入排名第二。在《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中,福田区位列2020年中国百强区第三。作为深圳中心区和全国三大金融集聚地之一,福田区一直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将其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福田区出台的《关于促进福田区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内第一个由地方政府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专项政策。当前,福田区抢抓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定位,全力建设国际金融科技集聚示范区,务实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和“科技福田”“创新福田”建设,为深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提供强力支撑。福田区高度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发挥产业空间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扶持的方式,全面引入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的优质企业项目;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鼓励粤港澳青年协同创新创业。福田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福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集聚了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金融科技企业和项目。

深圳市龙岗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四,创新投入排名第三。创新驱动是龙岗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龙岗抢抓“双区驱动”机遇,大力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龙岗整体功能的提升。“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就是以大运新城和坂雪岗科技城为核心,引领龙岗东部、西部双翼齐飞。同时构建“4+9”多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大区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龙岗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发展大运新城这一东部核心时,龙岗区依托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等重点平台、重大项目,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环境宜居宜业、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在发展以坂雪岗科技城为主的西部核心时,龙岗区依托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的核心节点作用,聚集高端资源,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示范区、低碳生态人文宜居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

深圳市罗湖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五,在创新产出方面得分较高。罗湖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过去十多年间,罗湖一直是深圳商业文化的一张名片。但近年来,罗湖商业一度受到电商、境外高端商品以及新型商业体的多重夹击,急需谋求转型升级。对此,罗湖区把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蓄积发展新动能。针对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罗湖区大力推进城市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为新兴产业释放更多空间;在创新环境营造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一河六圈一带”全域消费格局,推进口岸经济带建设,推进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建设,探索老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发展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文化创意、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六大产业,坚持差异化发展,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以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六,经济总量连续13年居广州第一,在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单中位列第二。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区”的天河,在营商环境、人才吸引等方面优势明显,整体吸引力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广州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之一,天河智慧城注重科技创新与自然生态发展有机融合。当前,天河智慧城积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要机遇,依托天河智慧城科技企业技术优势,加强产业链协同和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公共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此外,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政策支撑体系,天河每年还拨出部分财政资金,对科技产业项目、科技补贴和奖励项目、科技金融项目、科技服务项目、两化融合项目、知识产权项目等六大类项目给予补贴扶持。

深圳市龙华区的综合排名位于第七。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龙华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区,以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龙华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主导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龙华以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最大限度集聚创新资源,出台技能人才专项扶持办法,建成全国首条“人才绿道”示范段,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壮大省市创新创业团队规模;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支持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大对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原始创新的激励。

佛山市顺德区的综合排名并列第八,创新产出排名并列第四。2018年9月,广东省委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两年来,顺德区抓住村改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列为“头号工程”,截至2020年9月,全区累计完成改造62017亩、新建厂房1391万平方米、整改提升落后小微企业10270家。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顺德已腾出超4.6万亩高质量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顺德政府抓创新、促转型、育新能,扎实推进科技顺德建设。通过启动建设环保科技茶叶园、博智林机器人谷、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顺利推进大疆项目、广东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落地项目等,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稳步推进大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增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数量,引进创新人才,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营造区域创新氛围;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制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推动企业加快知识产权贯标,有效提升企业以发明专利为主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出。

湛江市赤坎区的综合排名并列第八,创新产出排名并列第四。作为湛江市的中心城区,赤坎的建设定位为湛江城市会客厅、中央商务区和首善之区。近年来,赤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业态,成功引进德国巴斯夫集团、华润置地、招商地产等20多家知名企业区域总部。2019年,全区在建技术改造项目5个,计划技改资金1.6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建成赤坎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家,组织企业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扶持政策、专利资助和奖励政策,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河源市东源县的综合排名并列第十,创新产出排名第三。东源县十分重视营造创新环境和增强创新投入,2016年就颁布了《东源县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率先探索粤东西北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与新举措。东源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量发展新路,以招商选资为途径,实行高端切入,致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东源在提升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集聚区的基础上,启动新材料集聚区规划建设,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为支柱的良好发展新局面。同时,大型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建立4家博士流动工作站,积极引进各类人才。

深圳市坪山区的综合排名并列第十。坪山位于深圳东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辐射的重要门户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定位为深圳东部中心、深圳高新区核心园区以及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创新发展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近年来坪山各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研究机构建设不断加速。创新发展,包含创新环境的营造,坪山出台了“科技创新20条”“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等一系列服务政策,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金融支持”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在内的政策体系。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坪山通过出台“龙聚坪山”等重大政策,实施“以房引才”工程、构建“四位一体”联系服务人才体系等举措,引进院士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来坪山发展。

广州市黄埔区的综合排名并列第十,创新投入排名第五。2015年,新黄浦区挂牌成立,实施广州开发区与行政区分设不分家的体制。作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区,黄埔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要素汇聚,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抢占一席之地。“知识创造”能力是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黄埔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高起点规划布局“一核两心三区多园”,着力把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成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视人才在综合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引进重点项目、搭建高端平台、创新金融手段、支持引才机构“五大良方”激活人才源头活水,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新发展阶段对广东省全域综合创新发展的进一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国家战略,也是新时期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创新实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大湾区将在基建互联互通、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合作等方面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区域金融合作与开放将继续推进。在后疫情时期,国外形势走向尚不明朗,应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加快构建多层次经济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为“十四五”时期谋划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协同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珠三角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上,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和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化发展为两大抓手,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航运物流、工业设计、文化旅游、会议展览、会计法律、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依托大湾区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和高新产业基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新支柱产业。

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向“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区域布局方向发展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市经济形势出现分化,对此,应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向“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区域布局方向发展,促进各市发挥特色,补齐短板,协调发展。“极点带动”是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大极点为发展引领;“轴带支撑”是以高效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各城市分工明确,有利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要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的扩大,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为先行平台,引领金融开放创新。探索建立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

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

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前沿阵地为支点,全面深化粤港澳经贸合作,加快打造内地与港澳的合作示范区。以内地与港澳的更紧密合作引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进程。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盟、葡语国家的开放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支持粤港澳三地联手开拓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建议大湾区继续以港口、机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客货运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海、陆、空国际大通道。通过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并完善大湾区内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扩大湾区便捷联通境内外的国际化交通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提供强劲支撑。

其次,要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城市跨境制度与规则的统筹衔接。重点在跨境科技与产业规划、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设计合理的利益分享及补偿机制,降低跨境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制度性差异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与优势。

最后,构建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政产学研联动创新生态圈。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等创新平台载体,先行先试,消除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促进高层次研发人才流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科研仪器设备通关便利化,以及做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下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配套工作,打造重大共性技术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与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本报告还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的无量纲化以及指标的权重计算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因版面承载内容有限,仅在此呈现部分内容,如需获取本报告完整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QQ图片20210125105620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刘哲(实习) 贾晓芬】

责编:司文君 / 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