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但毫无疑问,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从世界格局变化、科学技术革命、人类发展出路等不同角度深入领会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探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从人类发展出路的角度评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去向。
【关键词】国际形势 “两个大局”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转型过渡期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历史交汇期的外部环境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对指导我们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断的丰富内涵,需要从世界格局变化、科学技术革命、人类发展出路等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世界一流大国因时而变、因势而迁,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看,美国是第一大国这一百年未变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因战而衰,美国在经济总量、科学技术、军事实力、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虽然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长期冷战、两极格局瓦解、地区冲突频仍、自然灾害与流行疾病不断等种种挑战,但美国作为第一大国的世界格局尚未发生质变。当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第一大国,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最近500年的世界历史显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兴衰更替,世界一流大国因时而变、因势而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到2018年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59%。可以说,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已经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赶超与美国守成成为当前世界格局中的显著现象。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人民迎来了强起来的机遇。一直以来,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这些发展成绩和赶超势头,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另一方面,“9·11事件”以来,美国执行单边主义政策、发动多起对外战争。美国国内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大量增发货币损毁美元国际信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遭到众多国家的反对和反制。美国社会治理能力遭到严重质疑,极大地削弱了其国家实力和国际声誉。可以预料,由于两国历史积累和发展程度不同,加之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赶超与美国守成之间的格局将更加复杂多变。
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看,中国正在跻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高地,拥有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创新即为工业革命。近两百多年来,世界经历了18世纪60年代之后的蒸汽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电力技术革命以及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这三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美国等时代大国以及欧洲、美洲等文明中心。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依照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逻辑,哪些国家能够培养、吸引、雇佣世界一流科学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就可以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一流国家,进而成为新的世界文明中心。
中国拥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第四次工业革命常被简易表达为“互联网+”。“互联网+”集合集成两次工业革命创造的人造体能即各种机器设备并将人造体能智能化,集合集成两次信息科技革命创造的人造智能即各种计算设备并将人造智能力量化,还将人造智能与人造体能集成化、网络化、远程化,从而实现人类体力与智力超量级大释放,实现人类自身的空前大解放。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具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等政治基础,具有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科技等物质基础,具有在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网络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紧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有助于我国尽早步入科技强国行列,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人类发展出路角度看,广阔海洋能为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多种保障
当今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70亿,但生产生活状况却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态势,即约1/7的人口生活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环境宜人;约1/7的人口生活在极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环境恶劣;约5/7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自身努力步入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一部分因为某些原因沦入极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会对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挑战。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如何实现再平衡?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无疑,开发利用广阔的海洋将会成为新出路。
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把开发利用广阔的海洋作为新的发展出路。党的十九大报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而海洋能够为国家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多种保障。“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海洋空间巨大、立体交错;海洋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海洋孕育了生命、促进了发展;海洋联通了世界、调节了气候。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缓解了全球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平衡的突出矛盾,而广阔的海洋无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胸怀“两个大局”,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探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从人类发展出路的角度评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去向
要胸怀“两个大局”,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形势。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观点。他指出,“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目前,“两个大局”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形势,既要坚持胸怀“两个大局”的两点论,也要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论。
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运用新发展理念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互相贯通、紧密联系,都是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以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更好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发展格局。总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风云变幻的当今时代,保持战略定力对内表现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外表现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但毫无疑问,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我国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力争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总之,要在变局中开新局,应深入领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从世界格局变化角度探究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从科学技术革命角度把握中国发展的新机遇,从人类发展出路角度评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去向。在统筹“两个大局”的同时,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心任务,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定能逐步实现。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
③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④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