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建设规律,敏锐地洞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挑战、新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重要论述的科学意涵,真切地感受其所蕴含的旨趣之美、语言之美、价值之美,对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习近平 意识形态工作 美学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是把握方向、引领思潮、凝聚人心、聚合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理论指引、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设计、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一些社会思潮的干扰。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局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和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内涵到外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论述,深刻集中地回答了“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怎么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命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为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入提供了思想武器。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从精神、意识和感官上把握美、感知美、创造美,并通过艺术的思维、范式和方法实现主体对现实的审美的一门科学。因此,从美学角度对这些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对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实践推向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旨趣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引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围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根本任务、原则立场、遵循方针、基本要求、职责担当、方式策略、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一套体系严密、内容丰富、层次清晰、逻辑完整的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极大地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吸引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朝着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往心里进、往实里做、往深里走,以更好地展示和体验其内在的旨趣之美。
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遭受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普世价值观、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大肆传播,历史终结论、中立论、淡化论、虚假论等论调层出不穷,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到了冲击和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实用性、利己性、竞争性,助长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的蔓延,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针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用党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新观点凝心聚魂,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播力度和创新话语方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语言之美
语言因思想理论而拥有内在灵魂,因情感品位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将深邃的思想、抽象的理论、博大的胸襟、细腻的情感融入优美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和思想才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成为时代的强音。无论是领导人讲话,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话语表达,都体现了思想理论水平,也是价值立场的表达。语言之美讲求语言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以通俗易懂、质朴自然、诙谐幽默、生动有趣、清新流丽、韵味悠长的语言风格,来表达精神的内涵、思想的意蕴、价值的关怀和审美的情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把握时代趋势、聚焦社会问题、顺应人民期待、回应实践诉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善用古代典籍、巧用俗文俚语、活用古文诗词、妙用典故民谚、多用经典名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从古代典籍中汲取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如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分别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引用老子《道德经·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表达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引用《荀子·大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告诫党员干部重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博古贯今,以物喻理、发人深省,以情感之、催人奋进;其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文辞亲切而耐人品味,已成为当代中国语言艺术中独树一帜的“习式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形成透彻且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他将说理性与通俗性统一起来,以打比方、举实例、摆事实、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用群众语言、日常语言、生活语言,讲大实话、大白话、大众话,把“高大上”的创新理论转向“接地气”的叙事方式,把抽象的逻辑转化为形象的事物,把晦涩的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把深邃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把高深的道理阐释得明白流畅、平实亲民、简单易懂,展现出高超的语言艺术,彰显了语言之美。比如,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要求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遵循“寻常百姓”的话语表达,探究“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话语规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生活化,让党的创新理论直抵群众内心。这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清新质朴、意蕴深远,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层理论自觉和独特话语魅力,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创造力、阐释力和影响力。
价值之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推动者实践者。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维度探讨人的主体性,在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价值规范及创新成果,赋予物质世界和精神产品以“人工世界”及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的主体性力量以及创造性本质的对象化。只有在认知实践中,人才能证明自身的意识形态主体性。
意识形态主体也就是背后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因为阶级立场的差异,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执政价值取向必然与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一致。坚持人民主体性是坚持党性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之本、力量之源、胜利之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是贯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主线和核心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标准。人民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典范,其价值之美就在于在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突出人民主体性地位,把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提高素养、增进福祉统一起来,满足人民学习诉求,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强人民思想力量,提升人民精神境界,凸显意识形态的人民立场。党性与人民性是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讲党性、讲原则、讲导向,瞄准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把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与反映人民呼声表达统一起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新期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意识形态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人民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为了谁”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凸显人民性,彰显人文关怀,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引导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嵌入人民日常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引发共振,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在“依靠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汇集民力,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与磅礴伟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伟大见证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他要求文艺创作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
(作者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研究员)
【注: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1811)、202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20ZD005)、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扬州大学)开放课题(项目编号:YDKFYB20201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②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
责编/张忠华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