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出版,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延伸至网络空间,体现了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人民情怀,体现了明确的人民主体立场。从“依靠谁、为了谁、谁监督、谁来评”等四个方面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对于建设网络强国,使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并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网络强国必须依靠人民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网信事业归根到底也要靠人民来推动。一方面,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我国网络建设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不会成为网络大国。同样,建设网络强国,也必须坚持人民主体,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使人人成为建设主体,才能更好实现网络强国目标。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这样才能了解民意、回应人民关切,把自己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借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网信成果必须惠及人民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必须抓好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互联网和信息化领域,就是要通过网络强国建设,消除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的数字鸿沟,使全体中国人共同享有互联网发展成果。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使信息化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增强人们的信息获得感。另一方面,针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的短板问题,要满足农民群众的期望,在宽带、移动互联网、光纤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让更多群众用得上、用得起互联网。“用得上”、“用得起”还不够,还要“用得好”。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使农产品走出乡村,使优质公共服务走进乡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助力扶贫脱贫工作和小康社会建设。这些都深刻体现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目标,充分彰显了这一思想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根本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对优化网络空间、丰富信息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幸福追求,是接地气、有温度的思想。
建设网络强国必须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
在网络空间,要坚持和发挥人民民主的监督作用。互联网的门槛低、成本小,信息的获取和意见的表达更为便利,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这就使得利益诉求参差不齐。网民在履行义务和行使公共事务权利的同时,也会对一些问题看得不那么准、说得不那么对。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应该包容网民群众,让网民开口说话,及时采用网民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正确的观点、看法传递给网民群众,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要鼓励网民通过互联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将互联网监督运用到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把权力真正关进人民编织的笼子里,让互联网“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网信事业的成效必须由人民来评判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事业是否有成效,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质量如何,最终也要看人民能否获得实惠。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而要在各个环节更加公正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网络强国建设才能经得起人民的评判,赢得人民衷心拥护。(作者:任伟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