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蒲传新:用“四个支撑”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各地要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政策、环境、教育、人文等四个方面有序推动,统筹汇聚各方力量,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优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政策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结合本地实际,要研究制定对口乡村振兴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建立一系列符合当地人才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和激励引导机制。无论是引进还是培育,都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进行制度调整和完善,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可以探索建立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推动形成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领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良好用人导向,从而激励更多的乡村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振兴乡村;可以建立完善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的税收阶段性减免、场地使用、资金信贷、信息服务、技术指导等政策机制,更好地服务人才振兴、产业振兴。

二是加强环境支撑,打造人才蓄水池。推动乡村振兴,需要为乡村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软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硬环境,更大程度激发人才活力,真正使人才“进得来、扎得住、有奔头、能致富”。各地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从创业环境、营商环境、居住环境、教育条件、医疗养老等方面全面提升,进一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提升宜居宜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才自觉自愿扎根农村,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同时,可以实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为干部人才队伍“充电、加油”;可以结合产业实际,打造集生产、观光、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打造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互联网农业,优化美化宜居宜业环境。

三是加强教育支撑,培养新时代农民。做新时代农民,就其综合素质来说,要做到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结合,要视野开阔、有知识储备、有群众基础等。各地要围绕知识、思维、诚信、技术等方面展开工作,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各地可以抓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村宣讲站、返乡创业典型人物选树等形式,增强农民学习的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可以整合农业技校、农业服务站、科普示范园区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育和技能培育,以农业种养大户、农村扶贫车间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为牵引、辐射,逐步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可以抓住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机遇推广农产品,开展直播带货和推介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技术骨干、一批具有开拓精神且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营管理者和一批专业性强的“农业经纪人”队伍,发挥他们掌握信息、了解市场、熟悉农民、服务农民的优势,进一步改变农民观念、提供市场销路、推进农业产业化。

四是加强人文支撑,做好乡情大文章。各地基层党组织和学校要深入开展以亲情为根的孝德教育,以尊重敬畏自然保护生态为道的生态教育,以热爱故土为本的乡愁教育,培养基层党员农业农村情怀;各地要加强老宅及古村落的修缮保护,加强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加大农业博览馆、农事展览馆等场所建设,加强农村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保护力度,让农村、城镇的老百姓都能在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书香、留得住乡愁”。各地要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缩小乡村与城镇在发展机会、收入水平、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使人才流向乡村。各地要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把流出去的人才引回来,发挥新乡贤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开展经济带动、资源共享。

总之,我们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人才力量。(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驻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干部 )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