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两会热点: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

发挥金融政策的保障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解学智:

农业政策性银行要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财政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一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加大对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和就业帮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统筹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大力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适应产业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等新形势新特点,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需求,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特色产业、新产业新业态。四是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围绕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大对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王东京:

提高脱贫人口资产性收入

搞规模经营需要基础设施和科技投资,要求有大量的资本投入,而当下农民将土地经营权向银行抵押融资仍存在重重阻碍,没有资金,以农民为主体搞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一是尽快修订相关政策法规,确立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合法性;二是加快建立全国性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以便银行及时转让土地经营权;三是由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为金融机构适度分担或缓释贷款风险。对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建立稳定提高脱贫人口收入的长效机制,重点放在提高脱贫人口的资产性收入上。给脱贫户资产确权,必须将资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一并界定,否则脱贫户的利益难免会受损。政府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帮助农民资产确权,二是通过“平台公司”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推动资产升值,三是引导农民入股龙头企业,通过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郭新明: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和比例考核定向降准激励政策。二是围绕粮食安全、种子安全和农机装备等关键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绿色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和农业产业链的信贷支持。三是提升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能力。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积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围绕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城乡产业循环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 赵应云:

切实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要实现“三农”资金持续有效投入,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风险防控保障机制,重点是要发挥好财政资金在其中的导向性、保障性、杠杆性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持续向“三农”倾斜。第一,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建立乡村振兴金融发展基金。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在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投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规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乡村振兴金融发展基金。第二,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的风险补偿机制。扩大部分省份开展的省、县两级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试点,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第三,支持用政府专项债补充地方金融机构资本金。建议开展政府专项债补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试点,防范和化解资金实力较弱、经营能力偏低的农合金融机构隐性风险,促进其稳健可持续地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裴春亮:

助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

经济股份合作社可以有效整合资源,精准对接市场,引入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尤其在对接市场和承载相应的经济和经营职能时,充分显示出其独特优势。首先要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引进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代表村集体进行经济活动,增加村民收益。其次是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通过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民各自分散的房屋、土地、农业生产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权,委托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有效统筹资源,用于招商引资,以此改变单个村民和个体农户对接市场的弱势地位。第三是赋予股份合作社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将村集体经济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形式,从村集体中分离出来,以利于更好地植入市场化管理理念,经济管理水平更加专业化。

(本文由人民论坛编辑郑涵予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法治日报、金融时报、新京报相关报道综合整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