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历史任务和目标导向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经历深刻民族反思思潮,并在马克思主义催生和指引下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斗争史,更是一部在曲折中不懈探寻、积累蕴含现代价值理念的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夯实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顶层设计的拼搏史。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奉行以“尊君、重民、治吏”为核心的国家管理思想和理念,且随着时空流转、朝代更迭,形成了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的行政管理哲学、体制机制建设、科层制官僚机构运转、文官选拔、监察监督等公共管理之道。但不可否认,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思想产物,在历史、阶级等桎梏下具有明显的缺陷和落后性,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肇始的外敌入侵,面对国家主权丧失、战乱纷争不断的严峻形势,无数仁人志士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和革命,才能救亡图存,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社会与现代文明进程相悖的发展逻辑、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才能解国家民族之燃眉、救人民于水火。在一系列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经历了适应性检验后,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能引导近代中国摆脱危亡、构建全新的现代文明体系和社会制度的鲜明旗帜。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就注定要担负起救亡图存、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在领导中国革命、追求民族独立解放,恢复文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紧跟现代化浪潮、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漫长求索中,探寻着马克思主义国家管理思想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救亡图存”为使命的根据地公共管理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秩序重建与社会主义运动式公共管理探索;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德治”“法治”“善治”改革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实践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基于实践建构的理论反过来又用以指导实践行动的宏大叙事。公共管理研究开展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亦是在其相对应领域的实践活动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系统化、成熟化的认识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阶段遇到的公共管理实践难题、总结的实践经验,呼唤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的专业人才以及系统化、专业化的公共管理研究予以回应和解答。基于此,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专门研究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公共管理学科应运而生,并与中国共产党的公共管理实践相伴前行。
百年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重建与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锻造成了汲取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工具,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广泛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场域的重要学科,在人才培养、知识增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成就斐然。通过量化追踪和研判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聚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可以清晰看出,新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致力于回应和化解我国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指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的重要现实问题,以关键词时区演进、聚类分布和突现表现呈现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紧跟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后小康时代的公共治理以及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之路的进程。
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服务于特定的中国情境,最热门和前沿的研究问题也根植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要在回顾和总结学科发展历程与成就中理性反思,进一步推动学科在变革时代背景下的转型与重构,在更加开放性地接纳和紧跟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价值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从而以更优质的学科成果更精确地瞄准和回应我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复杂且异质的治理难题,为开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之治”提供学科视角和思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