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简称《规定》)出台,更加规范了组织处理的方式、程序、要求,促进了与既往经验相传承、与党内法规相衔接、与国家法律相协调。然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为党的一贯方针,调整岗位、职务、职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挥好“组合拳”,既要用组织处理“紧紧弦”,更要用容错免责“鼓鼓劲”,让干部既不敢碰“雷区”、又敢闯“无人区”。
夯实严管与厚爱并举的主体责任。《规定》明确了16种组织处理情形,涵盖了政治表现、履职尽责、工作作风以及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各方面。党组织要增强“不抓管党治党是失职,抓不好管党治党是渎职”意识,严格落实签字背书、承诺践诺制度,把组织处理工作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做到学习上心、责任上肩、贯彻上手,在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前做“铁面包公”。另一方面,党组织更要对“三牛”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爱,推心置腹地交心谈心,帮他们出点子、卸包袱、解难题,免除后顾之忧。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善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及时咬耳扯袖,避免滑向深渊、追悔莫及。
明确奖优与罚劣并用的选人导向。贯彻《规定》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障。确定什么导向,就定格什么标准。党组织要树牢“有为者有位、出格者出局”的导向,深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应急抢险、产业项目等重大斗争一线,突出政治标准,全面了解干部的勇智谋能,跟进考、仔细察、大胆用,对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骨干的给予评先表模、职务晋升,力戒考用“两张皮”。同时,更要用好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规定》明确的措施,让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三不”干部庸者下、劣者汰,让庸懒散拖绕的作风“没市场”。在组织处理后,要加强教育管理,对影响期满、表现优良、符合条件的不戴“有色眼镜”,该罚就罚、该用就用。
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设计。恰逢“十四五”开局起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新旧动能,亟需以时不我待、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先行先试、敢闯敢拼、创新创造。然而越创新实干,越容易失误。党组织要下好“黑白棋”,在《规定》基础上,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奖为公、惩谋私,敢纠错、真容错,为担当者撑腰鼓劲,为受诬者澄清正名。完善制度设计,重在定全机制、定好标准、定细方案,贯通融合纪法情理,让激励约束制度有规可依、有例可循、有据可查,避免基层在适用组织处理时“蹑手蹑脚”、在适用容错免责中“停留纸面”,真正激发干部为党奉献、为民服务的磅礴力量。(作者: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