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扶贫农产品包销依赖症怎么治

核心提示: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脱贫攻坚的任务虽然已经结束,但扶贫并未结束,脱贫攻坚的成果需要我们继续巩固,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在后脱贫时代,消除“包销扶贫农产品”的怪象,实现稳定和长久发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摘要】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脱贫攻坚的任务虽然已经结束,但扶贫并未结束,脱贫攻坚的成果需要我们继续巩固,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在后脱贫时代,消除“包销扶贫农产品”的怪象,实现稳定和长久发展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关键词】脱贫攻坚 包销依赖 精神扶贫 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在后脱贫时代,继续推进消费扶贫,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对较落后地区农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从而调动刚刚脱贫的群众依靠自身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帮扶单位带头参与的消费扶贫切实推动了贫困地区的产销对接,促进了扶贫农产品的销售,给贫户地区的群众带来了稳定可观的收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区却出现了农产品过度依赖帮扶单位这一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销依赖症”或成为部分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让扶贫农产品的产供销步入良性轨道,有效巩固和持续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就应当摒弃“包销依赖症”,加快建设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让脱贫事业行稳致远。

农产品包销依赖问题重重

问题一:扶贫农产品产销渠道单一,产业发展链条短,品牌化不足,自身产品缺乏竞争力。

首先,扶贫农产品产销渠道单一匮乏、产销信息闭塞。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是非常丰富的,然而因为流通渠道不畅,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在贫困户手中,不能及时输送到城镇地区,无法到达消费者手中,或者经过中间贩层层剥茧,贫困农户最终获得收益所剩无几;一些农产品的销售主要靠地方帮扶单位,甚至是依赖包销。这类地区的农业种植现代化、集约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产品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扶贫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销售渠道单一、产销信息闭塞就更使其销售之路雪上加霜。

其次,很多扶贫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水平低,产业发展链条短。很多扶贫农产品的加工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和包装,而采用精深加工的非常少,这就造成了农产品加工率低,产业链条短,进而使农产品附加值过低。农产品是关乎民生的产品,其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农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上对其生产、保存、运输、包装、质量等都有着一系列的严格规定,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想要扩大对外销售市场,就必须遵循严格的市场产业链的相关要求。但是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农产品产业链的认知度不够,一些地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够强,很少有第三方有能力去全面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业链,农产品销售困境便更加凸显。

最后,扶贫农产品的品牌化不足,缺乏市场关注度和消费者的认可。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因为缺乏认证,往往很少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缺乏高品质的服务,进而导致消费者对这些地区的农产品无从知晓,对这些地区的农产品服务没有认知,产生不了信任,因此大部分的消费者对扶贫农产品没有较高的质量认可度和强烈的购买欲,品牌化不足的缺陷让农产品消费扶贫即使走进了大众视野,也无法真正进入消费者的心中。

问题二:扶贫市场鱼龙混杂,价高质低成为扶贫农产品的“特殊标签”。

在政府推动扶贫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商家钻政策空子,假借扶贫农产品的旗号,抬高农产品价格大发私财的不良现象,这使得扶贫农产品价高质低的问题频发并被消费者贴上了价高质低的“特殊标签”,有的甚至和“三无产品”划上了等号,严重扰乱了扶贫市场的正常秩序。某些扶贫农产品的质量低于其他同类农产品,但价格却明显更高,这导致“价贱伤农、价贵伤客”的局面出现。扶贫农产品鱼龙混杂的乱象如不加治理,长此以往,好的扶贫农产品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将极大损害扶贫农产品的销路,最终导致农户致富不成还损失了信誉,也间接损害了帮扶单位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信任度,给帮扶结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不管是地方帮扶单位、专业扶贫干部,还是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是本着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一想法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却严重挫伤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像“500元慰问金才买回半斤质量很一般的茶叶”这种绑架爱心、以次充好的做法也在严重透支着消费者的信任,消耗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不利于形成良好互助的社会氛围。

无论扶贫农产品的质量是好是坏,帮扶单位都会想方设法帮其包销,结果就是消费者不满意,扶贫农产品的信誉丧失。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未来一旦地方帮扶单位逐步退出,前期一味依赖政府包销的产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会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

问题三: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过度依赖帮扶单位包销,脱贫群众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脱贫成果,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我们党进行扶贫开发实践的一项重大举措,驻村帮扶力量的倾情投入使得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得以有序展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脱贫群众因为自我造血能力欠缺而过度依赖政府的农产品帮扶工作,这对于自身和帮扶单位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仅局限于短期脱贫的目标是不够的,真正掌握致富能力,才能真正“拔穷根”。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等主体参与到农村扶贫工作中,完善帮扶机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但我们看到,一些农村群众 “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受文化水平和生长环境的限制,怀有传统“小农思想”的农民缺乏自我改善现有生活的意志和勇气。为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必须继续调动广大农村群众保持脱贫成果的积极性,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群众的帮扶教育和培训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群众的思想认知。

加强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第一,完善扶贫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水平,加快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化建设,提升扶贫农产品信誉与美誉度。

由于部分地区农业集约化市场化水平低,农产品标准难以统一,加上深加工能力缺乏,产业链条短,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难以拓宽销售渠道,就只能寄望于帮扶单位的“包销”或依赖中间商的促销。而近年来帮扶单位大包大揽的“包销”,也让其自身不堪重负和力不从心,中间商亦是鱼龙混杂,经过中间商出售的商品,农户往往只能得到极少的受益。因此,为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推动贫困地区产品融入国内大市场,以及使得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得以有效展开并取得长久发展动力,政府需要将扶贫农产品认证与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等体系相对接,加快扶贫农产品认证体系的规范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地方龙头企业依托贫困地区的独特资源,培育和研发适合不同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开辟贫困地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的绿色通道,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原产地保护,鼓励贫困地区制定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严格开展标准化生产。

将扶贫农产品认证与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等体系对接,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农产品的信誉与美誉度,防止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改变民众对扶贫农产品“价高质低”“三无产品”的刻板印象,也可以反过来推进贫困地区提高农产品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以有利其脱贫后仍可得到长久的发展。同时,在加强扶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扶贫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也不能落下。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广国家食用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扩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检验、包装、市场准入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生产端与消费端监管信息共享、协调对接。

第二,营造良好的营扶环境,加大资金扶持,拓宽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延长扶贫农产品产业发展链条,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首先,良好的营扶环境可以为规范化体系建设创造更有利的实现平台和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可以建立扶贫干部和脱贫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一方面加强扶贫干部之间的交流,以激发扶贫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推动扶贫事业的有序展开;另一方面加强扶贫干部与脱贫群众之间的交流,群众可以及时提出自身发展困惑,采百家之长来促进自身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拉近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营造轻松有活力的营扶环境来推动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

其次,政府还应提供资金和政策倾斜,加快建设更专业、更多元的物流产业框架,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形成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备的市场流通体系,提升物流能力,减少贫困地区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竞争力。例如,黑龙江省海伦市积极探索“交通+扶贫”模式,菇娘、毛葱、黑木耳等特色经济作物借助快递物流走向全国大市场,实现了农副产品逐渐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有力地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种良方。好的营销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太过单一,其供给和需求仍然是脱节的,只有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才能将农村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主动推销出去。例如,优化“农超对接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保障农产品的及时营销,将分散的农户农产品统一组织,与连锁超市谈判销售条件,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从而有效减轻个体农户单独销售农产品的困难,确保农产品销售价格和农民的相关权益,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拓宽农村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路径,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务模式,它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被很多人所认可,基于这一特性,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便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渠道来扩宽销售途径,使农村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最后,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也是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对于大部分贫困地区来讲,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远远不够,加之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生产管理散漫,监管和检测不到位,大部分农产品的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此时就需要推进农业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和管理。“品牌农业”的实质就是“质量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也只有对自身品质的高要求才能使贫困地区农产品保持强劲的市场生存力和生命力。基于此,政府则需要转变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思路,结合地域特色,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从重视产量提升到重视区域特色化品牌建设。基于食品安全标准,将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对农产品品牌进行管理和维护,禁止“三无”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要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为销售者提供绿色有机的农产品,降低食品安全问题,改变“三无产品”横行市场的问题,建立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的信任桥梁。

第三,提高贫困户主体意识,改变传统扶贫方式,强化精神扶贫,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打破扶贫农产品“包销”怪圈,除了加强体系建设,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针对目前一些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产销主要依赖帮扶单位这一问题,相关扶贫部门应转变工作思路,改变传统的照顾式扶贫方式,强化精神扶贫,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升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攻坚的行动中去。

要做好精神扶贫工作,首先应利用典型来脱贫引路。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不少贫困地区的脱贫经验都具有很高的借鉴性。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群众学习脱贫模范村的脱贫经验,并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为本地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应注意地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培育,积极宣传其通过自身努力和打拼实现脱贫致富的经验,组织农户开办经验介绍会,并动员全体贫困户前往学习。邀请当地媒体及时进行报道,使独立致富的脱贫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其他群众提供致富信心与切实有用的脱贫实践指导。

其次,应加强培训扶智力度。完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教育体系,为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指导。为贫困户的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尽可能多的引进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源的“新农人”返乡,重塑乡村发展生态,激活乡村市场化发展前景,从种植技术培训到销售平台技术应用、渠道拓展,新型经营主体等乡村稳固脱贫新兴力量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既助力乡村振兴,也将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更新的、更多的利好。

最后,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应继续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实现自我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近年来,各地在扶贫实践中逐渐开发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扶贫模式,如: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国家也大力提倡这些扶贫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使扶贫政策成为群众脱贫的助推器。接下来,贫困地区的扶贫干部应继续深入脱贫群体,将最新的扶贫政策向全体村民传达,使贫困户能够真正了解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怀,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与发展机遇失之交臂。除了扶贫干部的单向的知识输出,地方政府还可以举办政策知识问答活动,鼓励农户群众广泛参与,以考促学,帮助群众提升对政策的理解力,并结合当地的经济能力向积极参与和政策掌握扎实的农户群众发放物质奖励,提升贫困户学习基本知识的积极性,进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具有可持续性。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项目编号:18JZD00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8JHQ001);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VSZ001)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