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青年亚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审视

【摘要】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对抗仪式,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疏离感正在逐渐消解。青年群体利用各种新媒介形态,进行各种亚文化实践,不断追求自我表达,构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充分理解当代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表征、盛行原因与功能价值,准确把握青年亚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以更加辩证的视野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文化价值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媒介技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新媒体对社会、文化、个人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不仅为作品创作提供了海量资源,同时也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依托网络技术的优势,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开始出现,亚文化已成为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形态。二次元文化、电竞文化、表情包文化、弹幕文化、饭圈文化等,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每个青年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部落式集聚、戏谑化表达、区隔与交融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亚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的独特文化场域。相较于传统印象中青年亚文化的边缘化而言,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实践群体和传播对象呈现出明显的普泛化转向。网络世界模糊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诸多差异,青年亚文化成为不同青年群体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文化。同时,青年亚文化的交流模式与传播空间也实现了充分的媒介化转向。借助各种网络社交平台,青年群体的自我表达被更多人分享,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转变还意味着青年亚文化将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是表现出典型的部落式集聚特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媒介环境,受众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海量信息,而且还拥有更多选择,个体参与文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常态。新媒体特有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不仅为青年群体的自我表达提供了高互动性的传播空间,同时也推动了青年亚文化以空前活跃的姿态在网络世界蔓延,并借助新媒体建构相同趣味的独特亚文化部落。通过B站、知乎、微博、豆瓣等网络平台,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青年通过部落式的方式集聚,创造和分享着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这种因兴趣集聚的部落流动性较强,很多成员往往流连于多个部落之间,带来不同亚文化圈之间的相互交叉与重新组合,促进青年亚文化发展。

二是融入娱乐精神的戏谑化表达手法。青年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娱乐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媒体时代,这种娱乐精神演变成青年对社会环境的一种独特的感知与表达。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为青年群体的娱乐表达提供了多种选择,青年群体以戏谑、反讽等形式,对原文本进行解构与重组,创造出娱乐化的网络作品,使自我表达被更多人听见和接受,戏谑化的表达手法成为青年亚文化最直观的特征。例如,青年创造的网络流行语不同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而是将娱乐精神融入对社会环境的感知与表达中。这种戏谑化的表达手法不仅仅单纯地为了娱乐,还具有价值判断与意义建构的作用,传递出青年群体追求个性突破与理性反思的群体特质,同时也有效拉近了个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青年亚文化的进一步分享与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年亚文化的戏谑化表达手法也是青年群体进行自我标识,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化手法。

三是文化的区隔与交融并存。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体现出文化的区隔与交融,这里的区隔并不是指不同亚文化圈之间绝对性地相互排斥,而是指青年亚文化所具有的区隔不同群体身份的作用,这种区隔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收入水平、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表现为不同的社群趣味,这使得亚文化社群成为青年群体身份认同的形塑空间。一方面,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社交圈会有其相应的准入门槛,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亚文化景观。以“二次元”为例,对于动漫、游戏、Cosplay等没有一定的接触和认知,就很难进入这个圈子,更不可能理解和分享他们的圈内文化,由此产生较强的趣味区隔来表达身份。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群体成员内部则呈现出融合的特征。一些青年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形成典型的网络趣缘群体,创造趣味相投的亚文化景观,成员之间有极大的群体认同感。同时,亚文化群落中也并不存在严格的规则限制,这使得原本区隔的不同网络空间边界逐渐模糊,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景象。

青年亚文化盛行背后的动因探析:青年焦虑、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

青年亚文化的盛行与社会环境、技术发展以及青年群体的情感诉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青年群体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颇为敏感,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可对青年亚文化盛行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探究青年亚文化对青年身心发展的影响,促进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良性运作。

首先,亚文化实践是青年群体排遣焦虑的有效渠道。现代社会的青年群体享受着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而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购房、婚姻、教育等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焦虑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人逐渐步入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建构的全新世界,对于社会变化颇为敏感的青年群体承受着多元化的冲击,无形中放大了这种焦躁。“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房价式恐婚”等热门话题的广泛传播,不可避免地弥漫着这种焦虑情绪。新媒体的兴起为现代青年的群体性焦虑提供了有效的宣泄路径,年轻人在各个网络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网络空间中对社会压力和生活困境进行调侃和抵抗,在亚文化内容的创作和分享中解构现实社会的某些问题,通过戏谑化表达来排遣焦虑,追求精神满足。

其次,亚文化实践是青年群体进行自我表达的独特方式。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现代青年开辟出另一个心灵空间,在亚文化实践中进行符号创新与自我表达,折射出个体真实的情感需求,以此视之,亚文化创作延续了现实生活中青年群体保持本真、寻求突破的精神气质。以网络表情包制作与传播为例,表情包不仅一目了然、诙谐有趣,能够以高效便捷的方式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身体语言,同时也是青年群体表达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最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网络表情包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社会热门话题,青年人将情感体验融入文本与图片,塑造希望展示出来的自我角色,传达出青年对热点事件的态度和情绪,让事件呈现出更具活力更接地气的表达,成为青年群体参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最后,亚文化实践是青年群体获得身份认同的全新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突破地域限制,在虚拟化的网络社区中提升参与感,进行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实现不同层面的群体身份建构,促使青年亚文化成为一种身份认同文化。网络社会内在性的认同使青年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暂时抽身,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产生彼此共通的情感体验,获得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增强对群体共同性的认识,并进一步强化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身份认同。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身份认同也促使其文化载体与表现形式发生转变,青年亚文化被贴上了鲜明的网络时代标签。例如近年来视频弹幕文化的流行,作为一种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的即时性互动,弹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特定的青年群体进行成员间的有效互动,使得信息交流更具针对性,由此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获得身份认同感。由于发送弹幕具有很强的易操作性,年轻人在观看视频时能够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同时也让这种亚文化创作形式富有娱乐性和互动性。

青年亚文化的价值审视:警惕青年亚文化的“走偏”现象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分配格局,使受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在新媒体的帮助下,青年亚文化开始步入公共领域,与主流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对青年亚文化进行全新的价值审视。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正向激励作用。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去中心化,受众话语权逐渐回归,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逐渐增多,二者之间的疏离感正在消解。在一些领域,青年亚文化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表现手法,正在对主流文化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补充功能。例如,“帝吧出征”“饭圈女孩”“守护阿中哥哥”等青年亚文化实践,以其独特的话语系统和表达手法,传播了爱国青年的声音,诠释了别样爱国情怀。此外,青年对于文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习惯于在网络世界里寻求情感宣泄和身份认同,在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中获得共鸣。以“夸夸群”的流行为例,一些青年人渴望被关注、被肯定,同时也希望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而这些需求都可以在“夸夸群”中得到满足。成员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彼此激励,排解各种压力与焦虑,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警惕青年亚文化的“走偏”现象,引导青年理性思考。各类网络平台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精神空间。青年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人人都可以成为亚文化的创作者与传播者。然而,由于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约束,追求情感宣泄与个性表达,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存在过度娱乐化、缺乏理性的倾向。“佛系文化”“丧文化”等网络亚文化的出现折射出部分青年缺乏科学认知及理性思考,导致他们在网络世界中逃避社会现实,助长精神惰性,形成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价值观。为此,可采取辩证的态度,充分发掘和汲取青年亚文化所蕴含的有益成分,学习新兴的文化传播方式及创新理念,促进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同时,还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青年亚文化,赋予青年亚文化更多的文化共识,畅通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路径,科学引导青年亚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视阈下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XJJC710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俊:《媒介迁徙:青年亚文化新场景与移动媒介的多维关系》,《编辑之友》,2020年第7期。

②钟静、李天珍:《文本盗猎:主体视域下青年亚文化生成动因的游戏性转向》,《未来传播》,2019年第3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