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常州市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以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抓手,以科学的数据流实现共建,以精细的信息流推动共治,以人文的技术流服务共享,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精细化 数能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为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常州市城管局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抓手,统筹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工作,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常州落地生根。2019年12月,常州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之一,为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科学的数据流实现共建
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围绕“3+1”城市管理职责范围,按专题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通过完善数据标准、跟踪数据源头、整合数据资源、深化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加大数据共享等,构建了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全时空分析的城市管理大数据治理体系,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从事务驱动型向数据驱动型的转变,从数字化、数据化到数智化的迭代演进。另外,专门制定《常州市智慧城市管理数据标准》,梳理城市管理数据目录6大类187小类,汇总基础数据781716条,整合原来分散在13个业务系统中共702张数据表并对外发布共享接口,首次形成了常州城市管理数据底座。住建部、省住建厅以及市有关专家在技术方案评审意见中提出,常州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对全国同类地级市推动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发应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搭建政企监管中心,汇入企业数据,提升城市治理水平。2020年,基于海量单车骑行数据、街景数据及公众参与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常州市对共享单车的骑行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常州市民打造了更高效的共享单车服务系统及更舒适安全的骑行环境。另外,常州积极尝试将智能充电桩、井盖等数据接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监管更精准,让监管人员从“跟着车轮跑”转向“跟着数据走”,赋予城市更高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搭建公众参与中心,让服务更高效,提高市民幸福感、满意度。平台数据中心有效应用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对常州城市治理的公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微信小程序发起的城市治理提案数据,舆情系统中社情民意及处置信息数据等资源,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区位、不同重点工作时间段等维度,形成市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精准画像,由城管云脑分析处理相应场景、形成处理模型,并基于此调整工作方案、用力方向,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
以精细的信息流推动共治
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烟囱式”系统向“平台+应用”的转变。平台部分由市级统一开发,统一提供数据、权限、视频、流程等基础能力;应用部分由各平台使用单位“百花齐放”,鼓励各区(市)、各单位依托平台构建“支付宝”型的应用超市,满足基层个性化需求。
建设多级联动系统及综合考评系统。该系统以线上信息流倒逼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创新,集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元力量共同解决市民群众的每一件“天大小事”。目前,该系统覆盖常州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9个市职能部门和11个行业责任单位,形成了1444家责任主体协作的城市治理大网络,每天1904名城市管理人员通过系统24小时会诊解决市民反映以及巡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突击式、运动式管理城市的局面,真正做到了把服务汇聚到基层,把力量延伸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实现城市治理的常态长效以及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
建设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视频技术自动识别、自动发现、自动报警店外经营、乱堆乱放、暴露垃圾等八类城市管理顽疾。摄像头代替城管队员巡查识别问题,并将识别的问题以短信方式推送给市容环卫责任人,给予其合理时间自行整改;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联动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多级联动系统,进行系统派单处置。此外,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不断优化识别逻辑,提升识别效率,以此推动城市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设更加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系统。为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让基层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常州市根据各个区、街道的区位特点,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及要求,量身打造适合各级基层单位实际业务开展需要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单独形成一个闭环,在避免二次投入的同时,切实落实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平台+应用”的发展理念。2020年,常州辖市区、街道自我巡查处理城市管理问题8.6万件,是市级派单处理案件量的2倍。
建设城市数据自采集系统。常州基于城市管理数据标准,统一元数据类型及定义,以制定采集任务、配置采集目标元数据,应用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打造城市数据自采集系统后端,并以APP及微信小程序为前端,推动城市管理领域数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以此实现公众参与、多元共治的目标。一方面,调动市、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者据采集任务实时采集各类部件或事件数据,并实时维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查看到自己身边的城市部件或事件数据及相关的业务处置信息,实现与城市管理部门的有效互动。
以人文的技术流服务共享
江苏省十三届八次全会将美丽江苏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常州市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全面建设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美丽宜居城市。
常州市城管局以青枫公园为重点的市属公园为试点,创新采取了用标人编标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涵盖敞开公园绿化养护、园容保洁、秩序安全、设施维护、经营服务等全业务全流程的118项标准,全面研发和推行了敞开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确保各项标准落到一线、落到实处,公园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公园满意度从2018年的90.4%提升到2020年的97%。2020年11月,“常州市敞开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优秀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瞄准“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发在线树木认养小程序,实现公众在手机微信端小程序上认养树木、在线报名、互动活动、交互养护等功能,打造指尖上的“互联网+义务植树体系”。另外,市民也可以通过扫描公园内待认养树木上悬挂的二维码,线下现场认养。2021年初,“常州树木认养”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实现了公园绿地植物线上线下同步认养,这在江苏省尚属首次。
推动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在公园管理中的应用,将一线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进无人巡逻机进行公园内日常秩序巡查;引进无人扫地机进行主要园路日常清扫保洁;引进无人植保机,可以喷洒到传统喷药模式难以接触的高大乔木,1个公园无人机再加上2个工作人员在1—2天内就能完成原来4个工作人员一周的农药喷洒作业量;引进智能喷灌系统,实现24小时灌溉和监控,还可以根据天气、湿度等情况自动设置灌溉方案,仅试点的4500平方米全年可节省3万余元、节水1500余吨。
【本文作者为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责编: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