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而全面的总结脱贫攻坚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探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策略、路径与对策。2021年4月24日,为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叠加期,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征程,由湖北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迈向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讨会暨《伟大脱贫攻坚事业中的湖北贡献》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原会长段应碧、《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首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宋亚平、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主任柯冬林、十堰市郧阳区委副书记王丽媛、宜昌市工商联副主席、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所长何建刚以及来自湖北省社会科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十堰市郧阳区委宣传部、湖北青砖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基层党政部门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脱贫攻坚以来所闻所见的真实故事、先进事迹,共话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共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与有效衔接的实践之路。
与会专家认为,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消除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人类史上也是罕见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亿多贫困人口,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一户不落全部如期脱贫,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做到了。我们所取得的脱贫攻坚成就,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堪称奇迹的中国贡献,而我们在宏伟的脱贫攻坚历程中所积累宝贵经验,所弘扬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了刮目相看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掷地有声地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原会长段应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战线、各系统响鼓重锤、谬力同心抓精准扶贫,形成了许许多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特色做法,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人物与事迹。这段历史不能忘却,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不能遗忘,应该很好地总结起来,记录下来。全国要总结,各地也应该好好系统总结。要让后世都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这对今后的乡村振兴也有重要意义,将能够鼓舞人心、激发斗志。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首映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反贫困永远在路上。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来,“三农”工作正在进行历史性转移。中央提出五年的过渡期,明确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这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但五年的过渡期,并非是从2020年开始计算,而是从贫困县脱贫摘帽之时算起,对于很多已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而言已是时不我待。五年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不变,这其中指的是主要的帮扶政策,而不是所有的帮扶政策,因而对于很对已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而言,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面临不小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如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是要防范和化解200万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是要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300万低收入人群的发展问题,防范发生规模性的新致贫现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
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要用好脱贫攻坚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发挥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扶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内生型的发展机制,完善促进内生型发展的扶持政策,从而走内生型的乡村振兴道路。
会议就《伟大脱贫攻坚事业中的湖北贡献》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由崇文书局出版发行的《伟大脱贫攻坚事业中的湖北贡献》以我国的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大别山四大连片贫困山区和部分“插花”贫困地区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式访谈、类群体性座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其中的近百个典型乡镇与100多个样本村庄开展了专项深度调查。
全书以一种更为新颖的视角、更为生动的语言和更有故事性的行会议招聘文方式,全景式展现了湖北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磅礴画卷与壮丽的贫诗篇,图文并茂、首尾相呼,内容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动人。有故事、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系统性强、思想性深、典型性高,既有报告文学式的可读性与共鸣感,亦不失学术研究的深邃思考与鞭辟入里的分析。既是一部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厚重之作,隆重献礼建党百年,为各地总结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宝贵经验开了好头、做了表率,提供了样板,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学术新作,可为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特约研究员毛铖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