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风文明 > 正文

在最美书店“阅”见乡愁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一些城市品牌书店把分店开到乡村,跨界进入乡村文旅产业,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传播生活时尚与创意美学,总部在江苏南京的先锋书店是其中佼佼者之一。自2014年以来,先锋书店已成功开办5家乡村书店,分别是安徽黟县的碧山书局、浙江桐庐的云夕图书馆、浙江松阳的陈家铺平民书局、福建屏南的厦地水田书店、云南大理的沙溪白族书局。极具现代气质的先锋书店和当地传统气息浓厚的氛围融为一体,宛如一首首写在大地上的诗篇。

20210421_005_01_75716

徽州文化气息浓郁的碧山书局。 资料图

20210421_005_01_71716

先锋沙溪白族书局一角。 资料图

近日,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书店大会上,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北龙村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荣膺“年度最美书店”。这处由过去的老粮仓和烤烟房改造而成的复合文化空间,成为沙溪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地标,它让原本游客罕至的北龙村变得游人如织。

近年来,一些城市品牌书店把分店开到乡村,跨界进入乡村文旅产业,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传播生活时尚与创意美学,总部在江苏南京的先锋书店是其中佼佼者之一。自2014年以来,先锋书店已成功开办5家乡村书店,分别是安徽黟县的碧山书局、浙江桐庐的云夕图书馆、浙江松阳的陈家铺平民书局、福建屏南的厦地水田书店、云南大理的沙溪白族书局。极具现代气质的先锋书店和当地传统气息浓厚的氛围融为一体,宛如一首首写在大地上的诗篇。

这些美丽的乡村书店,打造体验式的美好空间,提供知识分享的场所,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态,让城里人和乡下人都重新发现乡村之美,唤起人们亲近并回报乡土的家园之思。

把空间的美感发挥到极致

文化创意总是追逐着梦想,力求突破平庸。先锋书店与国内顶级建筑师合作,努力把乡村书店的空间美感发挥到极致。

沙溪白族书局所在的沙溪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要塞,目前仍保留有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2016年,先锋书店创始人、董事长钱小华在诗人北岛的推荐下来到沙溪考察,他被北龙村白族特色的夯土房子、历史建筑和原生态风光所吸引。当看到村中一座已无人问津的老粮站和旁边的烤烟房,钱小华便决定将书店开在这里。因为这样不仅能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还能让过去和现代的元素在这栋建筑里得到完美融合,将中国特有的乡村文化传递给更多热爱阅读的人。

建筑师黄印武承担了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的设计改造工作,他将其在沙溪多年探索实践所总结出的经验,运用到书局项目中来:“最大保留,最小干预”,将土地原生的力量充分表达,使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真挚而动人。

沙溪白族书局由书店、咖啡馆、诗歌塔组成。书店整体空间高耸开阔,十根排列整齐的柱体撑起有节奏的屋顶;屋顶部分瓦片被替换成了窄窄长长的玻璃,使高原热烈的阳光应邀入室,于书架上打出变幻无穷的光影;夯土墙粗糙的肌理,与平滑整齐的木制书架形成鲜明对比;当书架后面暗藏的洗墙灯渐次打亮,千百个书格便可窥见无一雷同的美丽。每天,当地与外地的读者陆续走进书局,倚在红土漆刷过的方柱边翻书,门外远山和农人田间耕作的情景抬眼可见。

书店的东侧,方形的烤烟房被改造成精神性的诗歌塔。诗歌塔内,层层扇形木阶盘绕圆柱而上,沿途与经典诗句和中外大诗人影像不期而遇,引人不断向上探索。登顶后,视野豁然开朗,八面来风中可凭栏远眺……

虽然书局是新近落成,但它在这片古朴的村落中并不显得突兀,仿佛它原本就存在于这里。这也恰恰是沙溪白族书局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沙溪白族书局的书籍品类中,以云南和当地地方特色为主题的图书异常丰富。“滇”“茶马古道”“大理”“甲马”“白族”“西南联大”“他们在云南”等十三个主题,囊括了有关云南历史、地理、考古、教育、文化、方志、民俗、风光等方面图书。《消失的地平线》《被遗忘的王国》等经典作品,更是同时提供了中外文多个版本。

为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先锋书店利用自身的文创设计团队优势,为沙溪白族书局量身定制了上百种云南特色的文创产品;利用自身的人文艺术资源优势,邀请国内外著名诗人、作家、音乐人、艺术家定期来到沙溪白族书局举办活动。这里也为乡村建设实践者们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分享平台。

综合的文化功能,新鲜的审美享受,高品质的图书,前瞻的视野、理念,满足人们精神成长和心灵慰藉的需要,使其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磁场效应。

乡村文旅版图的点睛之笔

先锋的每一家乡村书店,不论是选址、业态,还是空间设计,都遵从着唯一性,避免同质化。它们如梦境一般的存在,给乡村文旅版图添加了一道亮丽色彩。

碧山书局传承着古徽州的人文气质,书局所在的碧山村与附近的西递和宏村,同属徽州文化核心区域。经过整修加固的古宅里,楼下可以免费阅读、购书,楼上有茶座可以喝茶、开展读书会及各类主题沙龙等活动。古色古香的碧山书局如今已成为皖南热门的景点,为外人了解碧山村铺设了桥梁。

云夕图书馆开在浙江桐庐县莪山乡戴家山村的畲族民居里,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的公共生活纽带,带动莪山乡文创和民宿产业发展。

厦地水田书店位于闽东最美古村落之一的屏南县厦地村北侧。从远处眺望,书店就像被包裹在广阔的水田里。它的建筑是通过仅剩三面墙的废墟改建而成。200多平方米的书店空间,柱体之间都被贯通,再通过向上提升,令空间分散成不同的几何尺度。在二楼悬挑的咖啡馆里,人们可以一边品味咖啡的香气,一边透过露台欣赏外面的稻田风光。参与古村文创的诗歌爱好者郑青说:“看见那么多诗集和乡土文化、哲学、社科类图书放在这边,连福柯的书都有,感觉进到了一座精神殿堂。”而这家书店的到来,正与近年来屏南县实施“以艺术唤醒乡土,以文创激活古村”策略,开展公益艺术教育,引人关注传统村落民居,引人共建共享优质生活社区,实现“古村落文艺复兴”的探索实践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它为古村吸引和留下高素质人才营造了更有魅力的文化环境。

陈家铺平民书局选址于浙江松阳县的一个崖居式古村落。书店由建筑师张雷精心打造,在打通二层空间、大幅调高书架、拓宽所有窗户后,古旧的乡村礼堂变身为现代化书店,成为融合特选图书、文创工艺、旅游休闲和创作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书局恰好在崖边,坐在店里就能看见屋外青山、白云、梯田、竹林、古树以及村落的崖居样貌。

陈家铺过去是个“空心村”,2018年6月,平民书局开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媒体接二连三的报道下,游客们纷至沓来。很快,村里开出了第一家农家乐——“老鲍农家乐”(陈家铺的村民都姓鲍);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招牌,有的写“小卖部”,有的写“农家住宿”。老人们在路边支了阳伞,搁上两篮子红薯干、笋干,就是一个简易摊位,见客人走近,笑盈盈地招呼着买卖。曾经离开的村民开始回流。松阳县政府还依托平民书局,在陈家铺建立了作家驻村写作中心。

逆行拥抱乡土的文化情怀

先锋书店本是繁华都市中一家文艺范的品牌书店。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年轻人纷纷选择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先锋书店却逆流而上,拥抱乡土。

他们精心选择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村落,因地制宜,把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现代风格结合起来,把乡村旅游经济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把读书文创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把实体书店的现场体验和网络远程选书配送结合起来,力求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促进城乡文化生活的对流与融合,让人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先锋书店掌门人钱小华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文化企业家,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认识。他经常跟往来的作家、诗人们一起在全国各地采风,看到很多传统村落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由于青壮年流失,乡村正在成为一个文化活力越来越弱的场域。这引发他的忧虑和思考。

不让乡村“空心”,就得有文化力量注入。钱小华决定以到乡村开书店的方式文化反哺乡村,把文化和艺术带回乡村。他希望先锋书店不只是为村民带来一家单纯的书店,更重要的是,唤醒乡村更大的文化价值,促使年轻人爱上乡村及其所承载的古老而珍贵的文化。与此同时,先锋书店也可以帮助这些乡村重新恢复活力,并逐渐与当代社会产生联结。

几年下来,先锋书店开在乡村的分店,已成为一道生机蓬勃的文化景观。一家家小而美的乡村书店,正在见证着村庄命运的改变。先锋书店自身的经营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成功融入乡村文旅产业链。

“我们的选址非常讲究,多半选在村里的祠堂、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因为我们希望书店能够唤醒乡土社会的记忆。我们不仅售卖书籍,还围绕当地文化设计制作创意产品。”先锋书店乡村拓展计划负责人、董事长助理张瑞峰介绍,“长远来说,我们想做的是激发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现在,我们的几家书店已经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学者、作家会来做讲座、搞创作,建筑师们来分享乡建理念,电影人还来拍过电影。一个在拥有名胜古迹和文化地标的地方长大的孩子,心中的底气是不一样的。书店,就像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一粒种子。”

先锋乡村书店的探索之路表明,乡村文化建设需要雪中送炭的情怀,乡村欢迎优质的文化业态进入。乡村特色文化业态,因为美好才动人;能够创造和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