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在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时,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美术是什么?有人认为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是离日常生活很远的阳春白雪,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用。真的是这样吗?美术可能一时无法“变现”,但却有久远的,甚至无法估量的价值。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的今天,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要求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乡村建设需要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期,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乡村需要规划,需要设计,需要引入美术元素、艺术元素。有了美术的点睛之笔,乡村的房舍院落才不只是一堆石头泥瓦,才能灵动鲜活起来;乡野田园也才不是粗陋野鄙的代名词,而真正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家园、悠悠乡愁的载体。需要注意的是,乡村之美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违背农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乡村之美一定是保留农耕文明、历史印记的美,是与城市之美迥异的别样之美,是各美其美、每个村庄都焕发独一无二光彩的美。
农民生活也需要美。美术能够悦眼目、悦心意、悦神志,从而培养审美能力、美化个人生活,进而提升个人品位、塑造美好心灵。在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当下,一方面,对美的向往成为农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有力表现,也为农民奔向美好未来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农民的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也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一起提升,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发展和双向迈进,最终成为民族发展更为基本、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
乡村之美不仅为农村和农民赋形、赋意,其本身也能产生价值,创造“美丽经济”。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浙江“美丽经济”的发展现状已成为这一理念最生动的注脚。要建设和发掘乡村之美,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情境化,山水林田湖草与村落融为一景,合为一观,化为一境;体验到乡村的情怀化,原生态的生活、似曾相识的老物件、恍如昨日的旧时光。有了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一定会吸引更多人来消费,给乡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嬗变。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在乡村建设行动开展之际,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指示精神,将美术元素、艺术元素的笔触落到乡村规划建设中去,将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引入农民的生活中去,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而挥毫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