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两阶段理论”的理论价值

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一般先后经历剩余劳动力消化过程与技术追赶过程两个阶段—— “两阶段理论”的理论价值

自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已不断演化和发展出不同学术流派,对各国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挥之不去的噩梦

经济学理论并非铁板一块。即使就西方经济学而言,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两大学派: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它们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型的市场。通过构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的数理模型,新古典经济学论证了市场能够通过其价格调整机制(通常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而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按照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市场是完美的,从而无需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为我们所描绘的完美的市场经济景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如马克思所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挥之不去的噩梦。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大恐慌”。凯恩斯主义的这种产生背景注定了它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将无法体现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凯恩斯主义看来,市场经济绝不是完全竞争型的,非完全竞争(如垄断和垄断竞争等)是市场的主要形态。正因为如此,失业和非均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状态,政府干预对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减少失业和修复市场的失衡。

然而,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政府干预与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人性本恶不仅是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之基础,同时也是近代西方社会普遍的认识。由于政府本身是由人组成,因此,基于人性本恶之理念,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政府的不信任,这在知识界尤为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政治性正确”,从而,限制政府的权力也就成为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和文化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学术界受到了频频的挑战和苛刻的待遇。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最大挑战是所谓的微观基础。

针对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展开全方位研究

龚刚教授的新作《高级宏观经济学:中国视角》针对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市场能否有效配置资源展开了全方位研究。

第一,全书在系统地介绍现行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对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批判,指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在西方主流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驱使下为论证有效配置论而虚构的市场经济。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既不存在,也不可能通过体制改革等进行建设。

第二,全书从最基本的交易方式出发,对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进行了研究。作者发现传统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基础并非意味着其微观基础不存在,而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和建立它。该书的一些研究正是弥补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微观基础的不足。

第三,全书以现实的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为背景,揭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如下失灵:一般情况下,市场并非处于供给和需求的出清,相反地,产能过剩才是常态;市场是内生不稳定的,由此给经济体带来无休无止的波动、失业和经济危机;市场也常常不能在关键性领域(如基础设施等公共品领域和存在着巨大不确定性的创新领域)配置足够的资源,从而使经济常常陷入某种陷阱,如中等收入陷阱或贫困陷阱等;此外,市场会带来贫富分化和引发类似地沟油和毒奶粉等事件中的道德和伦理风险。

创造性地提出“两阶段理论”

该书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中国视角”。在书中的第四部分《超越凯恩斯和新古典》中,作者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学术规范,引进了中国元素,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展开了一系列全面深入的阐述,并创造性地提出“两阶段理论”。

所谓“两阶段理论”,是指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将会先后经历剩余劳动力消化过程与技术追赶过程两个阶段。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作者鲜明地指出中国经济已进入了技术追赶过程的新发展阶段。这一判断正好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提法相契合。接下来,正是由于在第二阶段的中国经济已不再是“需求决定型经济”,而是表现为“供给决定型经济”,作者论证得出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供给侧的重要结论,这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某种逻辑支撑。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书中的经验研究表明,这取决于像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依靠自主研发所获得的技术增长率是否高于前沿国家。对此,作者建议,要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