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社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面临着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发展的重大挑战。科技社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独特使命,有效应对发展挑战亟需提升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发展底线的基础上,科技社团应不断提升三大能力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和责任要求。
关键词:科技社团 服务能力 创新能力 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科技社团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组织优势。如何主动担当起时代之责、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和发展需求、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响应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新时代科技社团发展亟需解答的关键问题。
科技社团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与重大挑战
科技社团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自愿组成的科学技术共同体,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交流合作、科学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社团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类型,既受社会组织整体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时代机遇影响,也肩负着独有的组织使命。
科技社团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组织的整体发展。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社会组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2008年之后,社会组织更是进入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底,全国社会组织已经达到86.6万个。
我国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党和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对社会组织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以来,党和国家在资金、制度、人才等方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通过资金支持、培育孵化、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社会组织确立为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开启了社会组织里程碑性质的发展新纪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作用,社会组织被视为新时代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和参与各项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升,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成长机遇。
在迎来新机遇、新发展的同时,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社会组织也面临着如何提升自身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重大挑战。2018年以来,社会组织的监管环境和政策基调日益严格,清理规范注册社会组织力度之大、年检年报审核与处罚之严、注册登记审核把关之严、监管力度之大均为近二十年所未有。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范围内规范运行是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底线,在守住发展底线的同时,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必须要思考在新环境下如何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如何因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科技社团在国内科技治理体系以及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同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需要在建设国际科技共同体,深化全球科技治理等方便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因此,在面对社会组织共性挑战、提高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科技社团还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
科技社团应提升服务、创新和管理三种能力
科技社团要提高服务能力
科技社团改革与发展需要思考科技社团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科技社团的组织使命和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了存在目的和意义,才能确定组织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服务对象和追求成果。科技社团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应该以服务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科技社团面对的服务对象很多,科技工作者、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都是科技社团的服务对象。科技社团回归服务的本质之后还需要确定服务的优先次序。科技社团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服务好会员应该是科技社团的第一责任和使命。在服务好会员的基础上,科技社团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对象和范围,服务好政府、服务好企业、服务好社会。
从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科技社团需要搭建思想、资源、知识、人才的交流平台,帮助科技工作者成长和发展,为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助力。科技社团应以科技工作者为核心,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良好科学生态,促进科技工作者形成共同的学术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科技社团服务好会员需要及时了解会员的反应和诉求,要以会员为主体提供各类学术活动,通过提供各种资源以及奖励、成果发布等,引领会员的科研活动。目前西方国家很多重要的科技奖项是由科技社团设立,在其国内甚至全球具有重要广泛的影响力。我国科技社团今后可以设立具有公信力、高质量,能被科技工作者广泛认可的科技奖项,营造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促进科研工作者的自律、规范发展,促进学科、专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在服务好科技工作者的基础上,科技社团可以进一步为政府、为企业、为社会服务。从为政府服务的角度,可以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为政府科技智库建设提供及时的、科学的科技咨询服务;从为企业服务的角度,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人才的支撑;从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可以向社会传播科技知识,普及科技文化,营造科学的氛围。
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同样是科技社团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科技社团应主动承担起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角色,做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促进者,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推动和促进跨国的科技交流,实现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成果的互鉴,促进全球科技治理变革。科技社团应加大与国际同行合作,在全球配置科技资源,吸引一流的科技人才,提高国际化的合作程度。
科技社团要提高创新能力
服务是科技社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创新则是科技社团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动力。
科技社团在经济社会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聚合与促进作用,是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科技社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密集优势,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和重要促进要素。高水平的科技社团能够成为行业产业合作的链接者、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者、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组织者,科技社团及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科技社团需要不断从服务理念、组织制度、运行模式、服务项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社团对科技环境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成果的应用、科技生态的培育,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服务理念、组织制度的创新,有助于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产品。譬如一些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推动国内科技社团与科技工作者同国际科技社团、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合作和交流,加大建构科技社团的国际合作网络,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通过服务项目、运行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打破发展壁垒,对科技生态的培育发挥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如中国科协推出的“科创中国”工作品牌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活动,“科创中国”充分发挥了科技社团权威性、密集性的科技治理优势和天然的平台优势,以其自身的创新营造了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科技社团要提高管理能力
科技社团的负责人和管理者,既要熟悉科学技术规律和洞悉科技发展趋势,也应该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培养出大批精通科技的管理人才。对于科技社团来说,管理能力是一种根本的能力,决定了科技社团是否能够把服务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否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
科技社团不仅像企业组织或者政府组织一样需要管理,而且属于管理难度较高的组织类型。政府组织掌握公共权力,配置大量资源,企业组织追求利润,拥有大量财富,而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社会组织则是基于使命、服务社会的服务型公益组织。如果没有管理能力,科技社团很难具有持续创新和提高优质服务的能力。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的背后主要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竞争。确定方向、制定战略、带领团队、培育人才是提高管理能力的四个核心要素,科技社团要做到发展方向正确,战略目标明确,团队充满活力,个人充满希望。
科技社团在提高管理能力时应注意区分管理能力的三个层次。科技社团的高层管理者应重点关注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明确组织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确立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层管理者应聚焦于策划、设计与落实组织的项目,因为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是科技社团中层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科技社团的基层管理者应专注于项目的执行能力,尤其是能采用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式执行项目,并取得项目的预期成果。当然,对于规模不大、人数偏少的科技社团来说,负责人应同时关注上述三个层次,兼具三种具体的管理能力。
规范运行坚守底线,实现科技社团高质量发展
科技社团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所有类型社会组织一样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时期。科技社团要担负起服务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范围内规范运行,这是科技社团生存发展的底线。不按照要求年检或者提交年度报告、不遵守章程开展活动、违规设立分支机构、不按照要求信息公开、违规收费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和行为,都会受到从警告直至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科技社团必须提高遵规守纪意识,严格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范围内规范运行。
科技社团在坚守发展底线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追求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贡献者。要走上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科技社团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珍视自身信用和品牌,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专业化的项目和活动,提供专业化与体系化的服务。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三大能力,科技社团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发展的巨大挑战,实现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和更高要求。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学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20190011)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奥托·夏莫、凯特琳·考费尔著,陈秋佳译:《U型变革:从自我到生态的系统革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2]蔡礼强:《严格监管与双轮驱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载《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责编:董惠敏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