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多地推行“田长制” 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

4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其中要求多措并举,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明确提出推进“田长制”实行耕地保护网络化监管。而在早前,山东、天津、河南、黑龙江、北京等地,也出台了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那么“田长”究竟是多大的官儿?“田长”的职责权力都是什么?对于各个地方参与制定、起草《意见》的部门来说,“田长制”意味着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是在以政策手段守护耕地红线。而对于“田长”而言,土地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开始真正与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了一起。

在山东滨州,三级田长每周都需要巡查村内耕地。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在山东滨州,三级田长每周都需要巡查村内耕地。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北京:年底全面建成“田长制”

四月初,北京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北京市将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对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全面评估和调整补划,推动农田空间布局优化、质量提升。《方案》特别要求建立“田长制”,实行接任、离任交清单制度,把耕地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北京继全国多地之后,开始以政策手段守护耕地红线。

事实上,在三月初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上,与《方案》一同审议通过的,还有《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意见》将保护建设利用好1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作为工作目标,要求到2021年底,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基本形成,工作格局基本确立。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获悉,《意见》将优化农田布局、抓好农田保护、加强农田建设、强化农田利用、严格农田管理作为长期以来,耕地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明确提到,将落实百万亩绿色粮菜生产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仅有150万亩 北京的耕地不能再少了

提及2021年起推行田长制的原因,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向记者介绍了三大背景。“其一是落实中央耕地保护要求,在此前的中央农村会议和中央经济会议上,耕地问题曾被反复提及。同时,经过疫情阶段,北京市确实面临一些稳产保供的压力,其中还包括比如在未来五年,北京蔬菜需要达到25%的供应率。这些就都需要我们对农田耕地加强管理。”

此外,近年来,北京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田长制’责任体系的建立,也是继河长制和林长制之后,向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又迈进了一步。”

第三点原因在于多年以来,北京耕地保护面临的巨大压力。据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耕地面积增达910万亩,到了2000年时,耕地面积不足50年前的一半。特别是2016年到2018年间,北京耕地面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锐减了近200万亩的耕地。同时,尽管近十年来,耕地质量总体提高,但耕地中低产田占比较大,资料显示,2018年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9,四分之三为中低产田。

据悉,2017年,北京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约151.6万,这也划出了北京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红线。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高级农艺师郑渝向新京报记者表达了对北京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担忧,“保护耕地一直存在压力,而动力始终不足”,“但这么大的北京,如果没有基本的耕地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北京的耕地不能再少了,北京的耕地也不能再被占了。”

落实“田长制”为保地增动力

郑渝谈及“田长制”的政策背景时说,面对耕地保护存在的压力,制定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在压力面前补足农田保护的动力,落实“田长制”,就是为了保护、利用、建设好北京现存的150余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田长制’的核心主要在落实责任,参照从前林长制、河长制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把责任和压力的机制建起来。巡查时出现问题,是要问责到位的。”郑渝说,按照工作要求,到2021年底,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全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将基本形成,工作格局也将基本确立。还将落实百万亩绿色粮菜生产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郑渝谈到,按照北京市的城市面积来算,北京的耕地面积仅仅占城市的6%。“这个数不能再少了。我希望我们的媒体,社会都能关注到北京的耕地,共同把这点地保护好、利用好。”

近日,新京报记者也从北京农业农村局获悉,多区县正在依照北京市印发的《意见》,并且参照此前实施的河长制的工作经验,制定“田长制”的实施方案,计划在年内健全“田长制”体制机制,同时,北京地区也将参考学习此前率先试行“田长制”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则。

据悉,农业部门和规划部门将同时推行《意见》实施。“耕地保护方面,是由国土规划部门来进行,但保住了,也不能让地荒着,这就需要我们农业部门来把握如何用地。”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介绍,两部门结合也是北京落实“田长制”的创新和优势,职能部门也将强化管理和服务,鼓励基层对于农田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压实属地责任 全国多地率先探索“田长制”

4月1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其中要求多措并举,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明确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

事实上,北京并非是全国第一个实行“田长制”的省市。在此之前,全国多个省份已有先行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例如,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早在2017年便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探索试行三级“田长制”;2020年6月,临近的天津市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已在全市10个涉农区落实“田长制”;去年年底,河南也开始多地试点,系统推进网格化“田长”、“山长”制,助力保田护山;今年年初,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探索实行“田长制”,也成为了助力黑土地保护的措施之一。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田长制”的初期落实,多先以“试点”方式推行。在山东省第一个在全市层面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田长制”的滨州市,已在去年年底,实现每块耕地有“田长”,以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的管理模式。

山东:5000余土地守护人已就位

“田长”究竟是多大的官儿?各地其实不一样。北京市推行,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山东滨州市推行县、乡、村三级“田长”,黑龙江拟设置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等7个层次的“田长”,“田长”不是官衔,而是相关各层级干部即将对应的职责,“守土有责”。

目前,山东滨州市已共设立县、乡、村三级“田长”5410名,其中的5311名“田长”是三级田长,他们是最基层的田间守护者。在滨州无棣县信阳镇,闫洪岩是北赵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而从去年起,他也是全市5311名三级“田长”中的一员,肩负起了全村约1000亩永久基本农田的平安保障工作。

三级“田长”标识牌。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三级“田长”标识牌。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北赵家村的耕地位于村东侧,从地图上看,全村的耕地集中,比起村庄的面积大了不止两三倍。写有闫洪岩姓名、电话、和职责的三级田长标识牌就立在农田边,自从去年当上田长以来,每周不定时地在村农田里“打转”就成了闫洪岩的固定任务。村里有的地还是土路,他骑着电动车巡视一圈农田耕地最少也要半小时,田上有杂物,他得管,“有时地里要有垃圾废物,得及时督促农户清运。”田上没作物,他也得管,“土地是不能撂荒的,原来我们这里村民觉得种粮不值钱,在田上种了树就出去打工了,这两年国家强调禁止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我们这里就搞起了退林还耕。”

有时候碰到村民取土,在闫洪岩这个田长来看,这事儿更得管,“这就属于破坏耕地了。之前一次,村里搞养殖的农户为了垫牛粪跑来取土,就正碰上我在地里巡视。”闫洪岩说,在村里,土地保护的工作不是在落实“田长制”时才刚刚开始,当村委会书记第四年,他早对保护土地的宣教和监督不陌生,“但真当上田长,还是觉得更有压力,毕竟村里的地有了任何闪失,都要担起责任嘛。村里人均耕地本来不多,少了一分一厘,我都对不住村里人。”

据悉,自2017年开始,山东省开始探索三级“田长制”,截止到去年年底,“田长制”已经在滨州市全面推行,实现了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全方位、全覆盖管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镇一级的田长制实施方案中,田长的职责任务更加明确,除了要求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建设农业设施、挖湖造景、乱占耕地、破坏农田等行为外,还要求杜绝破坏、撂荒、改变种植结构等现象的发生,村一级田长的工作,也许每周定期汇报。

a044ad345982b2b72ccdeb2012b5a2e777099ba1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山东滨州无棣县的“掌上管地”app将与被称为“天眼”的高空高清摄像头监管系统形成联动,届时,田长们即可使用手机,实现对农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图仅为示意。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除了在政策上有所创新和试点,在科技方面,当地也为各个田长“量身定制”了新工具。新京报记者从滨州市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可用于手机终端巡查、拍照、测量的“掌上管地”APP正在开发当中,预计在今年下半年,APP将与被称为“天眼”的高空高清摄像头监管系统形成联动,届时,田长们即可使用手机,实现对农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

天津:10区全面落实田长制

2020年4月,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全面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年12月底前全市10个有农业的区要全面落实以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为目标的“田长制”,建立每块耕地有田长的管理模式,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

与北京不同,天津的“田长制”由区、乡镇、行政村构成,共分三级。“田长制”制度落实情况将纳入年度耕地保护责任书,市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将非法占用耕地情况设置为常态考核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一并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效用。

河南:试点推进“网格化田长制、山长制”

2020年12月,河南省启动自然资源管理“网格化田长制、山长制”试点,选取平顶山、鹤壁、新乡、商丘、信阳5市的11个县(市、区)、32个乡(镇)、128个村作为试点,先行推进“网格化田长制、山长制”。

今年以来,河南多地启动网格化管理田长制工作。据悉,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河南省各试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建立监管“一张网”。具体内容包括合理划分若干网格,完善网格管理队伍、责任清单、考核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省辖市一级网、县(市、区)二级网、乡(镇)三级网、行政村四级网的网格化监管,实现各网格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确保各类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黑龙江:探索田长制 保护“耕地大熊猫”

今年2月19日,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黑龙江省要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探索推行田长制,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据悉,黑龙江省将参照河湖长制的做法,按照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黑土耕地保护管理责任体系,通过设置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等7个层次的田长,落实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