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锋是优秀的时代楷模,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在东北大地上孕育产生的时代精神,雷锋精神必将成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不仅能够有力提升东北地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也能够激发东北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全面投入到东北振兴事业中。
【关键词】雷锋精神 时代精神 东北全面振兴 精神面貌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查期间,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始终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在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等方面有着良好引领示范作用。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是我国经济命脉上的重要一环。在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思考和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切实提升东北地区人民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雷锋精神是人们对雷锋同志生前言行和事迹所呈现出来的先进思想、正确价值取向和崇高人格魅力的总结。具体体现在: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几十年来国人非常熟知的歌曲,是雷锋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对祖国无上热爱的真实写照。更加可贵的是,雷锋同志总是能把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切实履行在个人日常言行之中。苦难的成长经历使得雷锋同志对党充满敬爱。雷锋同志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的位置上,发自内心地热爱社会主义,并把这种热爱体现在积极踊跃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小学毕业后,雷锋同志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乡村参加农业生产,后来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他又毅然参军入伍。可以说,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忠诚与热爱,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雷锋同志视服务人民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是最为国人所熟知的雷锋日记中极富哲理的一句话,同样也是雷锋同志一生的鲜明写照。每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雷锋同志总是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雷锋同志走到哪,好人好事就做到哪。助人为乐已成为雷锋精神的标识和代名词,也是我们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的一种社会公德。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优秀品质。雷锋同志一直追求精益求精,他总是能以积极和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雷锋同志先后做过记分员、通信员、拖拉机手、推土机手、部队的汽车驾驶员,在这些岗位上都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雷锋同志这种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的态度,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创新精神。雷锋同志擅于学习并勇于创新和钻研,始终把学习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上,始终不忘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鞍钢工作时,他解决了拖拉机爬大坡熄火的问题;入伍后,根据工作需要,他摸索研制了模拟汽车驾驶台。雷锋同志这种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雷锋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他主动放弃县委机关的工作,来到条件艰苦的工地,参加治水工程和农场建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大业,又千里迢迢来到东北支援鞍钢建设。苦难的成长经历,使雷锋同志很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衣服和袜子破了,他就补一补接着穿,不肯轻易丢弃。作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标杆,无论当今社会如何发展,雷锋同志始终都是我们大力宣传和学习的榜样。
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其具有跨越时代的永恒魅力。
雷锋精神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会考量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雷锋日记》记录了雷锋同志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完整诠释了雷锋精神中蕴含的对人生价值探索的丰硕成果,是指导人们树立正确三观的标杆。雷锋同志用实际行动向全社会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才会有意义。
雷锋精神有助于集体主义意识的建立和培育。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公民的个体意识日渐凸显。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对集体主义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甚至割裂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而雷锋精神中蕴含的心系集体利益、积极融于集体的精神是对集体主义的良好诠释,鲜活立体地揭示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集体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集体主义;使人们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彰显自身价值时,理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自觉融入集体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雷锋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日益显现,这让雷锋精神所具有的价值观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雷锋同志对待生活的积极进取态度、实干巧干、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等,都是当下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能够引领人们在多元思想交锋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雷锋精神能够使社会正能量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到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诸多方面。可以说,雷锋精神是弘扬社会美德、激发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源泉。如果当代中国每个人都能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用雷锋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自觉履行个人义务、承担社会责任,那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消极怠慢现象就会大大减少,社会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弘扬雷锋精神对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意义
近年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如何通过提振东北人民的精神面貌,调动起东北人民在全面振兴大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雷锋精神作为在东北大地上孕育产生的时代精神,必将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目标的重要精神动力。
雷锋精神能够为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培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雷锋精神对东北地区人民的思想行为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召力,可以有力提升东北地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促进青少年的成长。首先,雷锋精神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示范作用明显、激励功能强大的文化形态,通过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彰显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能够对东北地区的领导干部产生强烈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次,雷锋精神可以促进东北地区青少年的培养和成长。雷锋同志作为全社会最具正能量的榜样,容易引起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的敬佩、向往,会使广大青少年在学习雷锋同志先进事迹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崇高精神品格的影响,极大地激发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事业中去。
雷锋精神能够为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汇积深厚的社会凝聚力。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着伦理本位与集体至上的人文传统以及追求仁义忠信、团结奉献的崇高品德。雷锋精神正是这些优秀品格的时代性表达。因而,通过雷锋精神的示范作用,可以深刻教育民众,从而提升其思想境界、培育其道德情操、统一其理想信念。其次,雷锋同志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引领者。时代精神来源于千千万万像雷锋同志这样的普通民众代表,集中体现着普通民众的向往与追求。因此,雷锋精神最容易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能够在吸引、感召和团结民心等方面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任何国家、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能够激发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形成高度的协作意识和群体意识、强烈的团结精神和使命感。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其引领道德、凝聚民心、团结民众的精神力量,能够引导和团结人民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久久为功、持续奋斗。
雷锋精神能够为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与稳定。雷锋精神对东北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优良政商环境的营造,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次,雷锋精神能够促进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吸引辐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政府公信力,必将成为东北地区良好的“名片”。由品牌效应产生的影响力,将会为东北地区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为东北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雷锋精神能够为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作为全国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雷锋同志兢业工作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新时期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提供了行为示范。在雷锋同志崇高精神品格和伟大社会实践的感召和引领下,有利于东北地区形成努力进取、向善向上、团结互助的社会价值取向,能够提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精神面貌。同时,雷锋精神所产生的强大社会效应,将有助于东北地区社会整体干事创业氛围的极大改善,必然会在塑造东北良好区域形象、产生良好对外辐射作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使东北地区在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形成新的优势,推动实现东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分别为鞍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鞍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委托项目“雷锋精神之于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当代价值”(项目编号:L19WTB0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鞍山市社会科学院、鞍山市郭明义精神研究会联合编写:《一座钢城、两代雷锋》,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年。
③张凤莲等:《郭明义精神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2016年。
④雷锋:《雷锋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