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之中,是其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治国理政智慧。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功成名就时仍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 治国理政 优良作风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政党,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特别是70多年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史,我们会发现,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充满自信而又不自满,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质之一。从治理的意义上讲,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更是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反复告诫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十分虚心、力戒骄傲,十分谨慎、力戒浮躁。尤其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更是要求全党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并把这种作风内化成领导革命和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面对新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和随后更艰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党中央提出多项措施在思想上防止骄傲自满情绪,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做到自信而不自满,经得住执政的考验。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之际,毛泽东同志在这次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1],并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2],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克服“四种情绪”,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决策,虚心学习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以“赶考”的心态进城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创造了恢复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奇迹。随后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继续前进,踏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抗美援朝胜利等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在一定时期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他充满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一定能够达到”,这是何等的自信;而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这又是何等的谦虚谨慎。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又一伟大胜利。同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宏伟目标,这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毛泽东同志在该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明确地指出:“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正是由于保持这种自信而又不自满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随后20年的艰苦奋斗,完成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任务,实现了政治独立、经济独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在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要求全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既勇于创造新的经验,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党和人民的胜利前进”。正是由于保持这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从以上的简略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充满自信而不自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其内化于心的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大智慧。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和发扬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关头。它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郑重选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充满自信而不自满。2012年11月15日 ,在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当天,习近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3]自豪而不自满,这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自信,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继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2016年,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赶考”命题,强调永远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深入学习这次全会的精神,我们可以领悟其中“自信而不自满”的精神特质。从自信方面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个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不自满方面来讲,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还要带领人民经过三十年的时间,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等13个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信,因为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未来发展,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大智慧,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夺取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古代《尚书·大禹谟》中就有“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的警示。古今中外,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政党、一个军队、一个政权的经历概莫能外。百年历史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还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充分自信而不自满,并继续将这种作风运用于治国理政实践。毛泽东同志指导工作有一个原则:当一个任务完成了的时候,就要赶快提出新的任务,以免松懈下来。这样,在新的任务和工作面前,让人们无法松懈,没有时间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求进步。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充满自信而不自满,才能清醒地观察世界大势、研究国情民情、判断主要矛盾、科学民主决策、确定宏伟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明确路线方略,在此基础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力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体现了党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首创精神的气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人民革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人民共和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于执政地位,很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沾染官僚主义习气。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不脱离人民、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解放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为民执政、执政为民。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执政为民”的主张,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民至上”的理念,都表明党非常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种大智慧的重要体现。
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志存高远、不断学习、追求卓越。毛泽东同志经常提醒全党本领恐慌的问题,他强调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同志不但亲自发动了全党范围的学习运动,还号召全党开展学习竞赛。每逢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都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强调加强学习、重新学习,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六届六中全会、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届二中全会、准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党的八大。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这篇讲话中也强调: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江泽民同志曾亲自带领全党,特别是党内中高级干部进行专题学习经济理论和国内外法学理论等;胡锦涛同志把党内学习、特别是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确定为学习制度;习近平同志不仅多次强调我们党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还专门与中高级干部交流学习经验,为引领发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学、国防、党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了全党的大学习。正是由于全党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自信而不自满,坚持百年学习,中国共产党才成为一个伟大的学习型政党。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这再次彰显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是充满自信而不自满的大智慧在新时代的体现。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将继续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内化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一定能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注释
[1][2]《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议上的报告(节选)》,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5/04/13/ARTI1428890591353297.shtml,2015年4月13日。
[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23957816.htm,2012年11月15日。
[4]《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日,第2版。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9-70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
[2]《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10年。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19年11月5日。
责编: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