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贵州紫云自治县大营镇深度贫困村大营村,近年来坚持强战斗堡垒、抓产业发展、增内生动力,村“两委”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内外兼修,在啃下基础设施“硬骨头”的同时,“量身打造”强力产业链,为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内强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建强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村“两委”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巩固和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专题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将大营村37名党员划分成4个党小组并嵌进产业链,确保党员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负责协调联系养牛产业的党小组实地查看养殖场的生产条件后,向村党支部提出“扩宽道路、便于养牛场长期发展”的建议,村党支部采纳并实施后,该党小组9名党员积极深入群众协调修路所需土地,资金项目协调党小组及时对接项目资金,迅速破解了养牛场交通难题,养牛场长期发展得到保障。
外联兄弟村落,报团取暖做大产业。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基础上,村党支部狠抓产业发展,不断拓宽群众脱贫致富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本村石山多、土地少的实际,村“两委”组织干部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共流转土地1150亩。在养殖200余头西门塔尔牛、建造1个汽车修理厂和1个服装加工厂基础上,为有效打破地理条件限制、促成资源规模性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大营村与本镇另外6个村联合,共同发展高床鸡蛋养殖。2018年7月以来,7个村累计养殖蛋鸡15.8万羽,产蛋率90%以上,2019年以来销售鸡蛋累计收入1160余万元。在产业发展的强力带动下,截至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底的6500元增至1.0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底的1万元增至65万元。
内增自身动力,确保发展行稳致远。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有力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增强内生动力。村党支部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修订完善《大营村“四议两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议事规则,对村级议定事项建立工作台账,形成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倒逼工作落实,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将民生、社保等相关政策、组织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全部上墙,公开整改销号,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强村“两委”干部抓发展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确实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众大会、院坝会和广播、微信、短信、橱窗等平台,大力宣传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典型,推动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群众主动参与学习培训、就业增收蔚然成风,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基层“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