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道德伦理、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必然要求,应合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昭示了乡村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乡村文化的价值、现实困境、振兴路径三个维度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战略思考,旨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复兴和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海平,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常战军,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突出的不充分。这些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并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虚无化和空心化及与现代文化有机衔接的断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复兴和活化乡村传统文化,激发内生文化自信,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铸魂塑型,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日渐式微的传统乡村文化
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多种文化的强势冲击,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传播媒介手段的变化,使当代乡村文化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打破,新的文化秩序尚难建立,传统的乡村文化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的乡村组织逐渐被打散,乡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自我演进逻辑被打破,乡村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的弱化严重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等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也就被乡村居民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地淡化,导致当前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同时也制约着整个乡村社会的运行与发展,阻碍乡村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深刻变革和多元文化对乡村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原有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传统封闭的乡村社会深深卷入到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或“离乡”的形式涌入城市从事新型生产劳动。城市化在大量虹吸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使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逐渐解体,乡村居民原来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连接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改变,乡土性正在悄悄失去。造成乡村地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经济利益至上的文化逻辑冲击着乡村固有价值,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和信仰体系、表达形式、结构设置、文化载体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导致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人文传统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式微。
二是,由于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织及社会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更多功利化、理性化的价值认知和认同,乡村居民在价值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道德领域呈现混乱迷茫态势,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对大自然的敬畏日益淡薄,对先辈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慢慢地淡化。比如,一些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祠堂、戏台、集市等逐渐走向衰败,一些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如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等正在逐渐消逝,一些传统乡村公共生活形式如乡村政治参与、传统农业生产互助、乡村集市的商品交换等日益萎缩,以家庭、家族、邻里和睦相处为特点的乡村日常生活形态和以农耕为生计方式的大自然中传统劳作方式正在解体,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弱化断裂趋势。
三是,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方式的变化,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当代乡村文化呈现一个变化中的“空洞”状态,外来文化大多与乡村传统文化难以相互融合,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打破,新的文化秩序尚难建立,乡村文化在荒芜与断裂中,濒临文化荒漠的危险。
生生不息的乡村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乡村文化源远流长,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走过了发轫兴起、繁荣发展、近代衰落又逐渐复苏的历程,是中华民族衍生发展的灵魂和价值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精神命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引领。
其一,乡村文化源源不竭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从事农业生产、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勤为主、孝当先、讲仁义、耕读为本、亲亲相爱、敬老尊贤、邻里守望、相互帮扶、故乡情结、热爱和平等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构成了永不褪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文化的当代认同。
其二,乡村文化连绵不断为中华文明涵养深厚的文化根脉。在绵亘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广大乡村地区形成了形式丰富、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多数量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这些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欣欣向荣、庚续不绝的厚重基因,蕴藏着乡村文化特质、价值准则与发展思维,寄托了乡村居民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期望,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因此,屡经劫难而不亡、饱经沧桑而新生、焕发着不竭的生命力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皈依,是乡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
其三,乡村文化生生不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旺盛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决定着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乡村社会提供价值支撑。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思想源泉,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动力和源泉支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文化的时代表达和现代性转化,也必须植根于乡村文化的土壤,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文化赋予新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使乡村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柢,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基础、独特的优势资源。润物无声的文化精神力量振兴必当在乡村先行。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发掘和创新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深入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神,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时尚,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南北方文化交相辉映,建筑理念、乡风民俗、宗教信仰、节庆礼仪、民间艺术等相得益彰。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延续乡村文化血脉,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继承与发扬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乡村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构建符合乡村发展规律、满足乡村主体需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淳化民风、教化群众、凝聚人心,连接人们思念情感的精神纽带优势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
第二,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乡村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发展与法治进步的动力和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的稳定基础与前提条件,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与法治保障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把乡村文化的道德规范、治理思想融入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营造乡村治理生态环境,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提高乡村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为保障乡村文化振兴健康有序推进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强化农民主体的自身建设。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农民是乡村的主体,生于斯长于斯繁衍生息于斯,他们对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爱恋,对美丽乡村的未来有着发自肺腑的憧憬,农业、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千千万万勤劳智慧的农民。乡村文化振兴内生机制的有效性在于把尊重提升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体之中。农民不仅是文化振兴的主体,也是文化振兴的受益者,有天然的激情与热情去参与、创造乡村文化生活,让家乡更美,让土地更富饶,让未来更美好。这就需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政治保障和浓厚氛围,同时要不断强化农民主体的自身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调动农民广泛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