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国栋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立足学生、创新方式、拓展载体,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网络,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党史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丰富的党史资源是营养剂,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政治方向的教育,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实践中的引领地位和核心作用,向学生讲清楚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度融合,自觉树立以史育人意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把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融入思政课程。要尊重历史事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以真心真情引导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同时,要推动思政课程专业性和补充性相协调,积极开设党史学习教育选修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实践。党史教育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注重情感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有效整合校内外党史育人资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渗透,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坚持开门搞教育,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和现场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研究、宣传党史故事,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之旅”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自己讲党的故事,使广大师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要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和优势特色,深入挖掘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红色基因和党史育人资源,建设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党史学习教育文化精品力作,树立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依托学生公寓等学生社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推进辅导员、党支部进驻公寓开展工作,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一线,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党史学习、师生交流、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教育阵地,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多元思想交流,新媒体融合发展情景下大学生生活空间不断延伸等新形势,特别是短视频的急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要积极适应“互联网+”的新变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利用好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互联网+学生需求”思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全天候、立体化的传播效果,形成党史育人的强大合力。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特点,有效融合党言党语、学言学语、民言民语、网言网语,用精准的方式和语言,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等专家学者参与网络教育,创作一批党史教育网络文化产品,评选一批党史教育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树立一批党史教育育人先进典型。要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师生深入研究和挖掘党史中蕴藏的红色基因,注重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建设史及伟大成就,注重用百年党史中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特别是烈士遗书、红色家书等感人故事,教育引导大学生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用厚重的红色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