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 姜迎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特别是近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破坏和威胁越来越大。我国也一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给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不好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管住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断向好,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不断增强,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不易解决,是因为发展必然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人类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就是强调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和全民的共识,极大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对发展实践的强大推动力和科学引领力。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要求是人类在谋求自身利益时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同时,人类依赖自然,人类生产和生活都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这里的“其他自然”包括自然环境这一个人和社会得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绿色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真正推动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能否真正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推动绿色发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时常发生,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挑战,及时完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使发展理念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的急切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加大,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绿色发展理念的强大实践力量,增强了人们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说,能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看能不能自觉贯彻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跳出旧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
推动绿色发展体现了系统思维。系统思维要求在思考发展问题时,必须整体考虑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在关联,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问题对其他方面的复杂影响。因此,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特别注重将人与自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主观自觉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摒弃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念,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