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中国建设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保障,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思想支撑,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全面理解、深入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内涵,将法治建设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各方面,并以法治的引领机制、规范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推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成熟的定型期,党中央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起点上,鲜明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着我们党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法治中国建设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保障,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思想支撑,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指引。
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中国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开创性地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经验表明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有利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的发展道路和正确方向、工作重点、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发展目标和总抓手、战略布局、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以及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必然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深入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内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中的战略思想和重大的工作部署精辟地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规划。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规划。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和保障。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作用,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
习近平法治思想安排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工作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安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坚持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突出点,推进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有关工作。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与法治能力提升、高素质法治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实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目标提供强有力保障。政法干部要提高整体素质,加快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
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法治使命的承担、法治功能的发挥,关键是将法治建设同国家战略急需、国家发展方略相结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法治建设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法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繁荣,正是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以法治的引领机制、规范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推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通过法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平衡性、充分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客观看待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法治的调节作用、规范作用,缩小发展差距,完善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家发展红利的共享,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通过法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协调性。通过法治促进发展的协调性,要在取得发展成就的同时,注重调整关系和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木桶效应”也告诉我们,出现的短板将会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要统筹兼顾,加强多方面建设。发展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物质的富足,而是立足于经济增长、物质富足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全面繁荣,是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发展具有整体性,一个领域、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不是真正的发展。法治促进发展,就是通过法治的规范性、调整性推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彼此间的配合协调,单项突进不仅难以为继,而且迟早会引发社会问题。要通过法治的引领性、规范性、整合性去引导发展,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实现发展的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法律规范的立改废释去清除发展障碍,推动各项事业之间的相互保障、相互协调。
通过法治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法律的预测、评价、规范、指引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预期、规范指引和动力。法治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既体现在对于各种社会关系予以确认、保护、规范和调整,又体现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引导、定向、推动和促进作用。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面临的问题、矛盾甚至发展阻力不断增多,需要通过法治的引领力、规范力消除发展障碍,破除制约、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用法治促进改革开放、发展繁荣,实现法治同改革开放、发展繁荣的“同频共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既生机勃勃又平稳有序,汇聚起推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法治力量。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求是》,2004年第3期。
③沈春耀:《坚持依法治国》,《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5日。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