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四川达州市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联动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责规范等举措,不断推进治理主体功能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效果常态化,探索出一条具有达州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基层治理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群体结构、社会组织架构、群众思想观念、信息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对现代化的基层治理要求日益攀升,亟需深入研究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更好整合基层治理各方资源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探索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实现二者深度融合、良性互动。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优势,推进治理主体功能化
首先,强化政治引领属性。深入推进“一核三治”,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安排上对各领域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基层治理方向正确。其次,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主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管理层级、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在现有的组织体系基础上,按照“行业相近、规模适中、便于管理”原则,通过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健全完善各领域上下一体、纵横链接的组织体系,推进党的组织向“神经末梢”和党员“细胞”全面覆盖。最后,选育担当作为干部。基层治理效能取决于基层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其核心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多元化选拔培养、专业化培训提能、制度化履职管理、人文化激励关怀、常态化投入保障的制度机制,采取“内育”“外引”相结合的方式,持续锻造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治理能力强的“双好四强”带头人,培育打造党性坚强、业务精湛、真心为民、适应发展的干部队伍,使之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坚持资源整合、优化联动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一,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行“一个中心、多点多极”布局模式,按照整体统筹、差异搭配的原则,整合卫生、民政、公安、工商等资源,联合建设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为基层治理提供线下保障;推广“互联网+”“智慧党建”等做法,整合党建信息、政务信息等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构建覆盖信息集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信息系统,为基层治理提供线上保障。其二,整体联动、强化管理。推行“整体联动、分片负责”的工作办法,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以片区为单位建设多元主体合作、多元力量参与的共治体系,并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和公众在基层治理中的责任权限,对各领域治理主体之间的职责边界和事权划分作出明确规定,形成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其三,多向发力、优化服务。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的“红色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网络通讯、供电供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在小区、村落设立便民服务网点,不断扩大便民服务范围,推动为民服务向基层深处延伸;统筹党员干部、无职党员、乡贤等力量,采取订单式、菜单式开展“党员到基层、人人做贡献”服务行动及民事代办行动,实现服务供给和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坚持制度建设、强化权责规范,推进治理效果常态化
第一,强化减负放权。聚焦主责主业,结合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基层考核建议权、规划参与权、综合协调权,推动基层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持续优化基层机构设置,着力整治检查考核评比、证明盖章过多过滥问题,推动基层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接”。第二,推行绩效管理。从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等方面设计治理量化指标,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绩效体系,完善基层干部绩效管理办法,对在基层治理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的、干部个人能力突出的,按照“以奖代补”方式进行绩效奖励。坚持“以点带面、全域推动”,积极培育打造“标准化基层治理示范点”,示范带动治理水平整体提升。第三,落实保障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基层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经费等,并根据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定期调整提高。同时,采取集体经济自筹、共驻共建单位支持、上级党组织奖补等方式予以补充,确保基层组织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有钱办事、能够办事”。
【本文作者为中共四川省达州市委常委、宣汉县委书记】
责编: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