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学哲学用哲学: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一判断主要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百年党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二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是怎样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百年来,我们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实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革命性变革,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关键词:百年党史 治国理政 哲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指导治国理政的实践。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用好思想武器,推动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派别的哲学理论,主要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理论,具有强大的变革现实的能力。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纵观整个世界哲学史,可以解释世界的思想理论有很多,但却鲜有真正能够变革世界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种变革世界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原因也正在于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改变旧中国落后的社会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基础。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党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现实、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带头到中央党校和抗日军政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期间形成了两篇光辉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实践论》通过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通过系统论述对立统一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实践论》和《矛盾论》一经问世,就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建立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基础上,我们才有效破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水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为我们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在当时的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正是建立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才实现了思想解放的重大历史进步。这场哲学层面上的讨论,为我们破除僵化和教条的错误影响、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建立在这场哲学大讨论的思想基础上,才有了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继承了学哲学用哲学这一优良传统。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月3日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于2015年1月23日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于2018年5月4日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在这些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坚持实践第一,做到求真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够把实践观点摆在首位,坚持实干兴邦、不尚空谈,不断在超越现存的实践运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别的,正是实践向度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会自动成为现实,而实践正是从现实通往理想的桥梁,美好理想的意义全部在实现理想的过程即实践之中。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追求共产主义,关键的一点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牢牢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用最现实的手段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向着每一个奋斗目标努力前进。我们党的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从不把现存视作应当,总是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绝不回避矛盾,敢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正如我们党刚刚成立之时,就敏锐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腐朽及其带来的矛盾问题,由此发动和领导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超越现存的实践运动中打破了旧世界、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用中国话语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出的高度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对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的基础在“实事”,这就是要求我们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把握事物,而客观事物不存在于观念世界之中,人只有以实践为中介才能把握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的关键在“求是”,这就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这种主观能动性也只有借助于实践才能成为现实,也就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准确把握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坚持实践第一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做到实践第一。

我们党不论在革命中还是执政后,都是靠实事求是来实现兴党兴国的:革命年代,我们党靠实事求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执政以后,我们党又靠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我们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坚持人民至上,密切联系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是人民的理论,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为人民立言、替人民发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在这个世界上,人民群众是人类群体中的最大多数,是对历史发展贡献最大的群体,理应在创造的同时享受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人民至上立场的政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群众的先锋队,紧紧依靠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百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只有50多个人,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加入,是不可能靠这样一个小党去夺取全国性革命的胜利的。即使在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依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评价一种国家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就看这种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其他什么为中心,只有能够真正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人民地位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否则必然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终究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就说明,我们党能够把人民至上的立场贯穿到国家治理的全过程中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而这也正是我们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个能够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初心的政党,才是真正能够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政党。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立场的观点理论,才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人民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维护人民利益,忠实践行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永远向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奋斗。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逻辑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很多判断,正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得出的。关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有一段经典的论述:“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辩证法揭示出的最基本道理,就是万事万物都处在生生灭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要善于在过程之中把握事物,具体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性。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也注重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就是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1930年,面对党内一些同志针对红军前途命运而存在的悲观主义情绪,他及时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透过现象深入分析本质,分析认为尽管红军的力量相对弱小,但是发展可以很快,因为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预测了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结果。当时党内之所以有一些同志存在悲观情绪,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中国革命过程的片面性结果,缺乏对革命趋势的认知和理解;而毛泽东同志则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从事物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入手,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能够从革命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分析和指导现实。

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同样没有忘记唯物辩证法这一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正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体现,所谓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我们在治国理政中坚持辩证思维,就是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片面;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既能分清主流和支流,又能抓住主要矛盾、主要问题;还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张恺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5]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8]董振华、张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本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22期。

责编:李 懿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