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中国智造”响当当(新视点)
在2021年中国品牌日之际,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总部举办的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国家名片”济济一堂。
世界首台空中造楼机,中国建筑创造。其承载力达2000吨,可抵抗14级飓风,让千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3天就能搭建一个结构层。尽管四层半楼高的“空中建筑工厂”被缩小成只有巴掌大小的展品,依然挡不住参观者的观看热情。
氮化硅陶瓷轴承球,中国建材出品。一颗颗光滑的黑色轴承球,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玻璃弹珠,却打破了高端装备精密轴承滚动体的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广泛用于发动机、精密机床和大型医疗装备等领域,实现了关键配件的进口替代。
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极限号”,中国中铁打造。展览照片里的“巨无霸”雄武有力,开挖直径达15.03米,相当于5层楼高,“真身”则正在格鲁吉亚KK公路项目中挑大梁,让施工效率比传统工法提升了3倍。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央企业奋勇争先,责无旁贷。
“‘三个转变’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指出,近些年央企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一大批国之重器横空出世,“智能制造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技术路径,中央企业要牢牢把握这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以智能制造突破瓶颈短板,央企甘为先行者。直线轴定位精度3微米、重复定位精度1.5微米,通用技术集团实现了我国高精度卧式加工机床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紧盯高强度碳纤维,中国建材持续投入资金,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自主化,成为国产大飞机合格供应商……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等产业薄弱环节,中央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把最优秀的人才、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集中配置到攻关任务上来,努力实现更多更大突破。
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效益,央企勇当主力军。中国一重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完成了超大型锻焊加深反应器的锻造,通过国产化推动国外产品进口单价下降75%;中国中车通过研发数字化,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推出了高品质的京张、京雄智能动车组等“代表作”。
以智能制造擦亮中国品牌,央企争做领头羊。去年以来,克服境外疫情比较严重等困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等“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一批央企将“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等“国家名片”擦得更亮。特别是中铁盾构装备为巴黎地铁项目提供的“中铁方案”,标志着中国盾构进入全球顶级高端市场,在世界上叫响了中国品牌。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魅力,央企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