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华老师
时光流转,四季变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自1996年入职,我在教育的原野上已耕耘了二十四年,以仁爱、智慧、果敢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也悦览着生命的萌发、蓬勃与延展,我早已成为了一个幸福的收获者。
以仁爱点亮学生美丽心灵
真诚细腻的师爱会在学生心中演绎出真善美的乐章。从教以来,我一直努力用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给予成长中的孩子们充分的包容、理解和信任,为他们在犯错、遇困、彷徨时指引前行的方向。
有的学生做事拖沓马虎,但心地善良;有的学生脾气鲁莽冲动,却是天生的运动健将。每个孩子都有值得我们赏识和尊重的地方,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正在成长,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我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会发现你的缺点督促改正,更会看到你的优点懂得欣赏。
班里有个女孩,成长在单亲家庭,从小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进入青春期的她变得异常暴躁,几次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有一次竟与在校门口等她的父亲大打出手,她手臂上留下的道道自残伤痕,更令我心焦,我明白孩子这时最需要的是妈妈。通过多方努力我终于与孩子妈妈取得联系,促成了母女十几年来的第一次相聚,当她们相拥而泣时,也迎来了她走出青春迷茫期的转机。
还有一个患有癫痫的男孩,我已记不清,初中三年中有多少次在他抽搐时,我蹲在、跪在任何一个他发病的地方急救他,去处理他的呕吐物。面对这样的考验我没有怨言,因为他让我有机会变得更加温厚善良,为我的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学会关爱弱者,懂得以爱温暖他人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在我被评为“北京市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时,有学生在推荐信中这样写道:何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耕耘了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孔子说:“仁者不忧”,为师者首先应有一颗仁爱之心,二十四年教师生涯,我陪伴很多孩子成长,一直努力用爱的力量点亮学生的心灵,激发每个生命的个性潜能。我相信在孩子们心中播撒阳光与春风,就会收获温暖与希望!
以智慧开启学生自信人生
我始终追求做一名智慧型教育者,管理班级、年级从细节入手,注重制度建设,开展多彩活动塑造班级品格,滋养学生个性发展。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开启自信的人生旅程。
新生教育时,烈日炎炎,我穿梭在孩子们练操的队伍间。站直、坐稳、手臂伸直、力到指尖,我纠正着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这样严格的规范,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可以不简单。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们从师长面前经过时应该立正、敬礼、问好,这么做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讲礼仪,也明白师道尊严。从细节处入手涵养正气,也树立文明的行为规范。
在班级管理中,我通过实践摸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班干部全员自荐评选制度,意在为全体同学提供并创造锻炼、提高能力的职位和机会;网络式班级日常管理制度,意在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和主体意识,形成班级高度自治;常规与机动相结合的评比制度,意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和模范履行个人职责的热情与积极性;多元化评价奖励制度既设立奖励学生德、智、体、美方面表现突出的奖项,又设立展现学生个性风采的奖项。
这四种管理制度的建设,让班级得以在科学规范、高度自治的管理模式中运行,和谐民主、团结竞争、坚毅乐观、进取创新的班级品格得以塑造,欢悦、自信、健康、阳光、进取的个性品格得以滋养。
多年来,我带领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集体,自己也先后被评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工作需要,我陆续承担起年级组长、班主任导师任务。除了关注学生发展,同样有责任引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我通过各种形式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教育智慧与青年教师分享,在年级中统一推广四种成熟的管理制度,并鼓励各班创建个性化管理模式,日记漂流、成长记录袋、班级圈、成长脚印等新的模式得以创建,进一步激活了班级的管理活力。
健康、向上、丰富的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业功底、能力素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无论是在担任班主任还是年级组长期间,我都重视组织开展多彩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我带领学生认识意义、挖掘价值、精心策划、用心实施,展才华、养情怀,丰盈孩子们的生命内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希望能通过教育智慧在每名学生心中开掘出半亩方塘,让它清澈明亮、云影溢彩流光,引领他们书写自信的人生篇章。
以果敢探索立德树人之路
语文课堂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路径。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我永远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努力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各类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学习竞赛,激发动力、挖掘潜力。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问题驱动思考、交流、感悟和表达,把教学的过程内化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
注重深入挖掘素材价值,培养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课程的设计要首先从分析学习材料入手,既要关注显性的选文、导语、注释等要素,又要注意隐含的故事模式、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理念,双向入手深入挖掘素材价值。
开展多彩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学习建筑风神单元时,我设计“探访名人故居”系列活动,学生先后走进了老舍、鲁迅、梅兰芳、郭沫若等名人故居,探究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之美,领悟其中文化蕴意,探究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在“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中,学生在欣赏一件件精美艺术珍品的同时,探究其包涵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样态、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墨香校园——书法作品艺术展”活动中,我带领学生赏名作、书作品,引领欣赏、品味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历史传承……
多彩的语文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思考、审阅、演绎、体味、鉴赏、表达,积累丰富知识,提升鉴赏水平,涵养内在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立身课堂,我始终不敢停止探索立德树人之路的脚步,不断学习、反思,果敢地做教学改革的实践者、行动者。我多次开设市、区级研究课、参加各类教学大赛,在磨砺中不断淬炼教学基本功;积极参与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核心期刊中发表、获奖,在思考与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被评为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回顾二十四年教育耕耘路,支撑自己奋力前行的源动力是每一个清晨听到的朗朗书声,是每一次在蓬勃着生命力的队伍里穿行,是每一个夕阳暮色中挥别的笑脸,是每一缕师生碰撞出的智慧波澜……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岁月里,我锤炼着勇气担当,涵养着襟怀气量,也积蓄着智慧营养。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将继续安守这片教育原野,四季耕耘、播撒希望,呵护着幼苗茁壮成长!
(作者为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语文区级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