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 > 正文

【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乡村治理的中国智慧为世界提供重要借鉴

百年大党文章配图2

【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专题

作者: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飞龙

乡村治理之于国家稳定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其成效不仅关系到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精神生活的改善,更是衡量执政党治国安邦能力、体现执政党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放农民,还是集体化时期的互助合作,抑或是改革开放起步时期的体制外突破,以及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均可视为乡村治理的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乡村治理史。因此,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对于乡村治理的百年探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百年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是人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当前,温饱问题、贫困问题仍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难题,乡村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借鉴。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艰苦探索证明:一盘散沙的乡村格局无法抵御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具有传统性质的小农经济无法改变积贫积弱的历史局面,农民的短期利益选择无法支撑国家的长远战略规划。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治理一直以来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致力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出了一条以动员农民为中心的革命发展道路,并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人民温饱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对人民的承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攀高峰、过险滩,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善于学习和利用各种有益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政党,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理论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借鉴俄国苏维埃革命实践,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早期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到乡村治理上,“农村包围城市”“体制外先行”“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均是例证。当前,中国乡村治理迈向新的征程,面临很多新问题新局面,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一定能取得新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对中国乡村治理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一个起点。回顾历史,继往开来,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农村社会的流变,在时代进步和全球化的视角中把握中国乡村治理的进路,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理念,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念。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