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总则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鼓励、支持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参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明确将社会组织视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
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战略工程,以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大显身手。
第一,社会组织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可利用自己的行业影响力,为乡村发展汇聚能量;或者推动会员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融资、技改、销售等开展对口帮扶服务,助力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或者推动会员在农村打造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或者推动会员在农村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助力农村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营主体的快速培育,切实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社会组织可助力乡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机构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并融入乡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与运营,助推法律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技改服务等多种人才扎根乡村、赋能乡村。基金会和科技类学术类社会组织可借助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支持农技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内涵式发展,助力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的有效培育。
第三,社会组织可助力乡村生态保护。社会组织是乡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新生力量,可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行动提供组织和资金支持,使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常态的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和保护政策,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的农业产业;监督污染行为、开展环保公益诉讼,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的生态系统保护机制,为统筹实现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注入新动能。
第四,社会组织可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联动、协同共治,是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指标。以多层制度化的方式,将社会组织纳入乡村治理体系,承担具体的服务生产与递送工作,不仅可以拓展治理资源来源、扩充治理力量,而且可以使政府部门专心承担远景规划、顶层设计、资源支持、考核督促等宏观职责,实现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另外,社会组织既是团结群众、联系群众的基层治理单元,也是自我组织、互助服务和互惠合作的重要载体。
第五,社会组织可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公共服务,党和政府在愿景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对于涉及农村困境人群的关爱服务,如心理调适、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生活护理、能力提升等,社会组织在生产和递送方面更具效率。因此,通过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财政奖补机制等,能够更有效、更节能地面向乡村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可以为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合作等提供固化的组织载体。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因此,需要健全保障措施,使社会组织的参与行动既高效、有序,又可持续。
第一,培育社会组织,夯实载体基础。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约89.4万个社会组织、50.9万个村委会。按此计算,即使全部社会组织都扎根于乡村,村均拥有社会组织也仅有1.76个。更何况,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并未涉足乡村。因此,需要着力培育面向乡村振兴、扎根农村基层的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组织的“可得性”:一是健全组织培育机制,在县(区)层面建设孵化培育平台,支持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等组建内生性社会组织。二是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奖励扶持和公益创投等机制,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畅通渠道,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转向乡村建设。三是健全培训交流、典型示范、项目指导等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专业服务能力等,提升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振兴的效能。
第二,健全参与机制,营造制度环境。健全的体制机制是社会组织充分有效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前提。具体而言,需要着重完善如下机制:加强党建引领机制建设,保证社会组织的参与行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强政社互动平台与合作机制建设,使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既合理分工、各取所长,又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参照“三社联动”机制,创设社会组织驻村制度、社工驻村制度,推动社会组织以常态化、持续性的方式参与乡村建设、服务特殊人群。创新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丰富资源来源,推动有效参与。探索建立基于社会组织的村内互助服务机制、互助救济机制、互助合作机制等,拓展自治形式、优化自治效能。
第三,加强行为引导,提升参与质量。推动社会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离不开正确的行为引导。比如,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系统总结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将之扩散至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具体领域、方式方法、行为标准等,为各地吸纳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形成明确指导。加强对典型社会组织及其参与行动的整理与宣传,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及时更新“负面清单”,防止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建设时发生“失灵”现象。
第四,强化资金保障,提升参与效能。“条块分割”阻碍了面向乡村振兴的统一公共服务市场的形成,这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围绕乡村振兴,统筹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事项清单”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清单”等,据此科学合理安排相关支出预算,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基金,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将社会组织参与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内容,督促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作者单位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