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从“红色沃土”中打造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网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青色砖墙、红旗飘扬的一大会址,秀水泱泱、红船依旧的嘉兴南湖,滹沱河畔、松柏苍翠的西柏坡……节假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VR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战斗场面……人们在一段段革命历史中感悟红色文化,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红色文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相对于一般的旅游活动,它更多的包含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

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引领乡村振兴,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尊重群众意愿,把人民群众从经济上、乡村治理上组织起来,深入焕发群众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以绿色发展为基础,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与区域旅游资源超常规、井喷式、全域型的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经典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进而不断增强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此从“红色沃土”中打造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从“红色沃土”中打造 “智慧振兴”的乡村致富新模式。当下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人数与收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作为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载体,革命纪念场馆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和红色名片,不仅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通过红色旅游、红色影视、深度体验等相结合的新模式寓教于游,实现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实现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的大众化常态化发展。

要通过红色文化旅游引领智慧扶贫,带动乡村致富振兴,更须时刻不断加强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为场馆发展提供学理支撑,深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通过加大馆内队伍的培训培养,引进相关领域人才,或是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挖掘红色精神主题内涵,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推出品牌性编研成果,促进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从而积极将新技术运用到馆藏保护开发、陈列展览、教育活动之中,提高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传播能力,持续提升革命文物的展示水平。

时刻与文化文物部门紧密联系,不断发现和探查新的固定红色文化遗址和可移动的红色文物,来深入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从而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真正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着力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时刻致力于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创新教育形式,以艺术演绎的形式讴歌爱国主义,不断地融入区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和价值,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作或参与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以音乐、影剧、动漫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互动式、沉浸式、可视化体验,拉近红色教育与观众的距离,进而推动爱国主义的创新传播、凝魂塑魄,提高观众的参与感,丰富红色文化旅游区域的景区内容,持续保持游客的积极性、参与性,吸引广大群众对红色旅游的追求与向往。进而推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纪念场馆之间进行深层次交流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展览、教育活动,人才交流互访,打造红色资源联盟、场馆联盟等方式,同步促进革命纪念场馆协调邻近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形成点、线、带的多元旅游资源融合。

从“红色沃土”中构建“励志振兴”的乡村致富新业态。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红色文化旅游带动乡村致富振兴,同样须不断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不断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乡村致富振兴贵在立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要加强乡村致富同智慧振兴、励志振兴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乡村振兴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时刻把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群众以及宗教文化资源融入到大文化、大旅游工作中来,把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招商、加大乡村旅游资源融合、推动和提高旅游服务,线上线下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等方面更充分地结合。时刻秉持“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抓旅游就是抓扶贫”的思路,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揽,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和“旅游+”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旅游产品业态,打造形成多产业联动融合,全域化深入发展的工作格局。时刻厚植旅游资源基础,深入推动旅游资源的全域化融合、全域化策划、全域化招商,与时俱进地审视区域旅游资源价值,大手笔谋划、高水平建设,注重把红色旅游景区、周边分散景点和美丽乡村串联成璀璨的项链,实现区域旅游资源超常规、井喷式、全域型的发展,促进区域旅游资源自主开发的常态化、长效化、最大化,推动文旅、体旅、城旅、农旅等多种领域更有力的创新与实践,把红色文化旅游融合成多元化、综合性的旅游精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经典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一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群众满意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最终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凝聚和激发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磅礴力量。(作者:张凝 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