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对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和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而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新发展阶段,应该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视野下促进城乡经济循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主要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联系的各种制度障碍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强大冲击,城乡生产要素自主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大,城乡经济联系逐渐增强并日益融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化,城乡经济循环的构建不断加速,但仍然存在不少堵点。

一是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机制不畅。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存在缺陷,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还未完全打通,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受到诸多限制,要素价格扭曲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农村人口“乡—城”单向流动一直持续,直接导致一些地区农村的空心化和边缘化;土地如闲置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缺乏市场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而现存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工商资本对乡村发展的有效供给不足。

二是城乡产业发展割裂。城乡农业与工业经济互动演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影响,我国城乡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也是割裂的。相较于城市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我国农村多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小农家庭经营结构下的生产经营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远程城市消费市场存在地理空间的区隔和割裂。在产业关联方面,城市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于农业的渗透不够,一二三产业的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联结程度有待增强,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县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建设存在短板弱项,县域经济未充分发挥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

三是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的渠道不畅。农产品供给与城市需求存在相互脱节问题,农产品供给体系对城市需求的适配性不足。小农户家庭经营是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力和运用能力低,对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产品偏好信息不足,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弱,易导致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的供应不足或供给过剩,难以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生态化和品质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

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主要抓手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出发,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深化要素市场配套改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充分对流,破除城乡间人、钱、地等关键要素自由流动、有效配置和平等交换的制度障碍。从人的要素来看,应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为核心,消除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体制障碍,同时扩大农村对市民的开放,打通市民入乡的通道;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引进机制,积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乡村人口结构;参照20世纪90年代“星期六工程师”的做法和当前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促进城市各类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所用。从资金要素来看,要大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着力形成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四位一体”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户多方合作机制;建立农民信用体系,降低信贷门槛并提高授信额度;以产业发展空间和盈利机会为激励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填补农村农业投资洼地。从土地要素来看,应淡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经营性、公益性和闲置宅基地的边界,打通现有各种建设用地之间用途转换的通道,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是构建县域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城乡产业有机关联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要改变传统的“城市—农村”二分法,实现城乡一体的规划全覆盖,突破乡镇、村庄行政界限,形成中心城市、产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为载体的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实现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多规合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重点加强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选择城乡接合部等交通便利且易受城市中心区功能辐射的区域建设形式多样的“城乡连续体”,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完善县域产业平台配套设施,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城乡供求有效对接。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增强“以需定供”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生产和智慧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对城市多元化需求的适配性。在流通方面,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为契机,推进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施“一村一店”,解决工业品下行的问题,推进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村一品”,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对接城市的社区商业超市;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本文为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基础理论研究重大项目(GD20ZDZMK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