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党和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精神虽然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但其从何而来,因何而生,不仅要揆诸现实,更要追溯历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现在来考虑我们过去所走的路和经验,要有系统地去考虑。”从历史演进来看,改革创新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生发而成的。这也是改革创新精神能够与中国精神同频共振、同构共生的关键所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斗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有助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改革创新精神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任何精神的形成发展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时代背景,不可能凭空而来,一蹴而就。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时代变革和实践发展的生动注解,不仅深深熔铸于中国精神的链条和纽带之中,而且凝结着历代仁人志士变革图强、矢志革新的智慧结晶和精神产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强不息、知常达变、革故鼎新的精神基因。历朝历代都有通过改革而富国强兵的鲜活事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唐代的永贞革新、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穷则思变、大胆探索的精神和传统。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深重的民族危机,各阶级纷纷进行改革维新、救亡图存的探索。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行了“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倡导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然而并没有打破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发动戊戌变法,将改革从物质技术层面转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推行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维新派力量弱小,最终被顽固守旧派遏制和镇压。作为中国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正面交锋,戊戌变法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打下了思想基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孙中山、黄兴等人连续发动武装起义,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触动了封建礼教的根基,使社会习俗、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中国工人阶级加速成长壮大,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从历史进程上来看,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通过革命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蒙,产生了一大批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清了最初的政治障碍,创造了积极的思想条件。
改革创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风险性,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将会为不断探索、继续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这种不停滞、不气馁的勇气和气魄不仅是铸就中国精神的内生动力,也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意义所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中国社会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勇于变革,始终秉持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照搬俄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是改革创新的首要前提,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曾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善于观察实际情况,始终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的方法问题、策略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在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共产党主动作为,结合实际情况在探索尝试中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进程。针对官僚资本的垄断和资本家随意哄抬物价,中国共产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并通过打赢“银元之战”“棉纱之战”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统一全国财经。1950年冬到1952年底,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之后,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时,还进行国营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封建婚姻制度的改革等,通过调整工商业,经过三年的改造和努力,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77.6%,不仅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而且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各阶层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到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8%实现了公私合营。正是这一系列新的改造、改革的政策举措的实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积累了许多独创性的经验。
苏共二十大以后,针对苏联模式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明确了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后,党的八大在分析当时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了划分,并对工业化道路、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随着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左”的错误逐渐泛滥,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挫折和失误,尤其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造成了全面内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巨大损失。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经历曲折和出现失误的同时,从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到1976年“文革”结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创新也并非坦途,在通往认识的自由王国大道上,唯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披荆斩棘,百折不挠。
改革创新精神首先是一种积极探索、主动变革、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历史发展演进来看,正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变革中发展,才积淀孕育出改革创新精神。同时,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能把握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历史昭示我们,改革创新的征途并非坦途,荆棘与阻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也就永无止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进而更好地明晰改革创新精神的历史方位。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精神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改革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农村改革率先拉开序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做法,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之后,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上打开了缺口,在向企业放权让利的同时,充分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接着,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批准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管理体制。同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强调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促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少数企业中试行厂长负责制和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发表的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加深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再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并且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创新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国际环境下,江泽民同志更加重视改革和创新,不仅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且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时俱进,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从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文化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废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以及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定不移的改革创新中坚持发展。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正是在理论创新、实践发展、体制改革的推进中,改革创新精神迸发出蓬勃生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注入了绵绵不绝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创新活力,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和举措,使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得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显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全球参与排名的13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4名,是唯一进入前3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正是在各项改革创新工作的推进中,在改革创新精神的弘扬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蹄疾步稳,开创新局。
改革创新精神凝结着党和广大人民一往无前、主动变革、积极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锐意改革、与时俱进是改革创新精神最鲜明的体现。在改革创新精神的激励和推动下,我们党在不同时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化解矛盾和克服阻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大勇气和智慧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发展进步的价值共识。对于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国际竞争和未来世界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价值引领和精神驱动的现实意义。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表达
中国精神主要是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构成。因此,改革创新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的反映和体现。从历史演进来看,改革创新精神与中国精神有着深刻的同构性和共生性,即改革创新精神积淀、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精神建构塑造的过程。在中国精神的内容谱系中,改革创新精神凝聚着广大人民矢志奋斗、积极变革、创新创造的精神斗志,是中国精神的鲜活样态和生动诠释。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时代性。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内核,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质,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知常达变、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总是基于一定时代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诉求来展开。近代以来,针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一时期一切形式的改良、革命、探索、抗争都是围绕着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即“站起来”而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广大人民“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改造,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行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的奋斗和改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起来”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将聚焦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因此,改革创新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在引领时代潮流的同时,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赋予中国精神鲜明的时代性。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反映了中国精神的延展性。改革创新精神脱胎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传统的自强不息、因时而化、革故鼎新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国精神持续不断地生成、转化、发展的体现。全面理解认识改革创新精神,要把握改革创新精神与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塑造和建构中国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紧密结合。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一定要有独创精神,要闯出自己的道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再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在不断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的同时,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创新创造的热情。从“十三五”规划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数据来看,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55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接近30%,充分证明改革创新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从历史变革和现实发展来看,改革创新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除旧布新的精神追求,反映了中国精神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超越性和延展性。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彰显出中国精神的创造性。改革创新要求人们敢于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抛弃旧观念,紧跟时代步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例如,改革开放前,温州面临着人多地少、自然资源也少,且交通条件不发达的窘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温州人抓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机遇,积极办厂创业,靠着家庭作坊和民间创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走南闯北开发市场,率先探索股份合作制,通过市场体系配置生产要素,发展个体经营为特色的乡镇企业。形成了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生产要素市场化,把小企业、小商品做大做强的“温州模式”。又如,福建省经济最强的县级市——晋江,在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全面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探索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1996年到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七次到晋江调研,并总结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从“温州模式”到“晋江经验”,深刻反映了改革创新精神激励下走出的区域特色发展新路。改革创新精神不仅蕴含着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也是对改革开放思想理论的升华。这种大胆探索创造、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理念,赋予了中国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中国精神在时代变革中勇立潮头,生机勃发。
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中构筑中国精神
改革创新是不断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新时代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进一步牢固构筑和升华中国精神。
强化改革创新精神的先导作用。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践发展的先导。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在思想理论的创新运用上有所突破。既不能冒进偏激,也不能保守僵化。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思想方法,确保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改革创新精神的弘扬要克服盲目性和功利性,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不断总结改革发展的经验,才能为实践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最后,要增强改革创新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各级部门只有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践行改革创新的精神,形成良性互动、通力合作的改革创新理念和氛围,才能防止僵硬呆板、裹足不前,实现观念、制度、实践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
突出改革创新精神的现实指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内核,在关切时代发展,化解时代难题上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性。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比如,农业方面,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工业方面,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推进改革创新,关键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在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上取得进展和突破,尤其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卡脖子”问题,只有知常达变,主动应变,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才能不断激发潜能,创造动能,强化弱项,补齐短板。新时代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仅要着眼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上有所突破。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观念,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激活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沉疴积弊,发挥改革创新精神破旧立新的激励作用,为中国精神注入激流勇进的鲜活动力。
彰显改革创新精神的开放共赢。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只有坚持开放共赢,主动融入世界,才可能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近代中国之所以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的夜郎自大和封闭保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失去了与世界强国交往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使我国在经济技术发展进步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新时代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吸收世界各国改革创新的经验,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中汲取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世界的变革贡献中国力量。只有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实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战略,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国际交流对话,才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彰显改革创新精神开放共赢的价值理念的同时,展现中国精神博采众长、文明互鉴的胸怀和视野。
(作者为西北工业大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