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中南部,总面积78.75平方公里,下辖的桂园街道位于金融商贸核心片区。近年来,桂园街道党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科技+治理”为主线,紧紧围绕“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城区新定位,聚焦党建引领、城区蝶变、智慧赋能、国际街区建设四大目标任务,以平台党建为引擎,加快推进桂园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城市基层党建的新路子。
做强三大“织网”工程 ,夯实桂园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之基
汇聚城市所有资源要素并发挥积极价值和作用,是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因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的社区功能随意化、资源分散化、政策碎片化等问题,罗湖区桂园街道积极实施三大“织网”工程,有效融合机关部门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资源、社会组织参与等优势,形成系统建设、整体治理、过程可控的运转机制。
研究把握城市治理新形势。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街道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桂园街道辖区面积2.3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8万人。现有党组织266个,党员4231名。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42栋,纳税“亿元楼”12栋,辖区GDP占比约为全区三分之一。辖区内既有高端商业商务楼宇,又有城中村和不少老旧住宅区,各类主体众多,需求复杂多样。桂园街道立足城市治理新形势,将城市更新、物业管理、环境整治、劳资纠纷等治理难题作为突破口,综合考虑社区功能、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实现治理精准落地。
做强三大“织网”工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编织起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和功能完备的组织网络。桂园街道围绕“党建+科技+治理”思路,积极实施三大“织网”工程。织牢党建网,夯实基层治理战斗堡垒。桂园街道不断完善基层党的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到楼宇、小区物业和网上,又从传统领域扩展到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从本地居民党组织延伸到外来务工“同乡村”党组织,通过党组织建设示范引领全领域综合提升。织强科技网,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基石。通过智慧街区“一网统管”、物联设备“一图感知”、数据赋能“一库共享”、人防技防“一同发力”,推动治理要素“找得准”、实况底数“摸得清”、问题特征“感得到”、事件处置“管得住”。织密治理网,汇聚基层治理阵营正能量。通过打造国际宜居街区、文明品质街区、民生幸福街区、和谐平安街区,让居民享受实实在在的福利,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做优四大“平台”建设,构建桂园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轴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既要夯实立足点,还要找准发力点。近年来,桂园街道党工委以服务辖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开创了平台党建新模式,通过搭建项目平台、服务平台、楼宇平台、共治平台,充分释放基层党建引领力,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的难题。
项目平台,搭建党建与治理的桥梁。街道是城市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也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桂园街道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片区之一,辖区内有大量老旧小区和城中村,业主、租户、物业、地产公司等主体众多且立场各异,易产生纠纷和矛盾。桂园街道以城市更新项目为平台,依托项目建立联合党支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项目建设,建立跨级别、跨类别、跨部门的党建协同机制,使党的工作嵌入到城市最活跃的地方,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蔡屋围城市更新项目是桂园街道以项目平台党建解决各方利益诉求的典范。桂园街道充分发挥蔡屋围股份公司等党组织统揽协调作用,先后组织8场次政策宣讲会,召开党小组座谈交流会,巧妙化解矛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书记讲党课”开到四周塔吊林立、远处机器轰鸣的建设项目工地;股东党员、业主党员带头签约支持并带动身边居民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据桂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楚文介绍,2021年,桂园街道以党建项目为抓手,启动了“便捷出行”地铁11号线二期红岭南站拆迁、“法治护航 精准服务”保障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星光万象”布吉河道沿岸环境品质提升等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力推动了中心工作的落实落地。
服务平台,满足群众需求的解决方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桂园街道针对辖区内企业和群众的不同需求,搭建了民生微实事、国际人才、社区服务、部门融合、关注新业态等各种服务平台,开展“订单式”专项精准服务。服务平台通过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提供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各类渠道,以期为公共需求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达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效率、加强信息共享的目的。同时推行“社区吹哨,街道报到”机制,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下沉社区,社区作为服务百姓的“吹哨员”,第一时间化解群众的烦心事、基层的困难事,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爱心企业基金和民生微实事项目是桂园街道服务群众的特色平台。通过汇集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资源筹集资金,爱心企业基金较好地发挥了激发互助热情、解决疑难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作用,截至2021年5月,该基金已帮助逾132人次,支出善款150多万元。街道引进第三方力量全流程强化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议事会作用,共同督促项目成效。桂园街道2020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多元化、多层级的标准化心理宣传和服务体系”获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优秀奖”。
楼宇平台,探索“两新”组织党建的密码。高端楼宇密集是桂园街道的一大特色,桂园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的非公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智慧党建、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整合流动党员信息,关注快递小哥、网约工等新群体的党建工作;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建设,落实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发挥楼宇阵地优势,做好楼宇企业、上下游产业、银企对接的线上线下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帮助企业、商户渡过难关,“两新”党组织联合相关部门成立“金融服务团”,举办政策宣讲会、“战疫有法”专场活动,达成银企对接意向贷款3000多万元,协调减免租金7300多万元,捐赠防疫物资多批,价值约480万元。楼宇党组织和党员还积极参与围合管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京基100联合党委是桂园街道“两新”组织的红色标杆。2012年开业伊始,京基100大厦就成立了联合党委,目前下辖党支部20个,管理党员239名。近年来,联合党委不断推进楼宇党建标准化建设,通过搭建“楼宇+物管”共享平台、“党建+经济”共赢平台、“质量+服务”共创平台、“选拔+培育”孵化平台,探索“竖起来的园区”党建新路子,在破解“两新”组织楼宇党建“缺阵地、两层皮、活动难、人才少”等难题方面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京基100联合党委获评广东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共治平台,激发社区各方活力的钥匙。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治理合力。共治平台落实共享理念,推动党委、政府、企业、民众等多元参与,形成街道党工委全面部署、社区党委抓落实、小区党支部干在一线的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调动辖区内各单位共建共治的积极性。桂园街道建立“一核多元”“四位一体”党建模式,将传统的各类组织外部协商方式转变为党组织内部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小区治理结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所辖的老围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盟,构建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幸福围”先行示范社区样板。新围社区设立境外人才服务专窗和外国人一站式办事和咨询服务平台,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为构建国际化街区提供先行经验。
近年来,桂园街道通过共治平台顺利化解了涉及城市更新、地铁征拆、P2P金融等领域的纠纷;建成心理服务站和8个社区心理服务室,打造社会心理综合服务网络;持续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完成火灾高风险区域摘牌任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调动多方力量抗击疫情,不断筑牢防控“铜墙铁壁”。桂园街道党工委2020年获评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获评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数治赋能全域提升,打造桂园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之翼
科技支撑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桂园街道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路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党建+”赋能和数字化街区建设,助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品牌党建助推经济发展。经济工作扩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桂园街道以品牌化形式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特色、口碑好的党建品牌,以“一社区一品牌”促进基层的自我管理。将红色基因融入楼宇党建和企业发展,推出“跟党走·精彩百分百”“跟党走·国和业竞速”“跟党走·鸿隆百业兴”等系列品牌活动,以辖区现有6个较成熟的楼宇党委为支点,形成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云端党建”品牌。
“党建+”为基层治理赋能。桂园街道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以“党建+科技+治理”为主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大党建”的最大效益。突出党建的赋能作用,为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组织保障,使之成为引领事业发展的核心。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治理服务常态化机制,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推动治理智能精细。现代信息科技和前沿技术的应用,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桂园街道发挥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打造“数”治街区和“数”享街区,打通城管、水务、消防等基层治理“N”模块,汇集人口、房屋、事件等核心治理要素,形成治理要素一张图,推动城市管理力量集约化、监管应用场景智慧化、协同处置模式高效化、市域治理现代化。搭建“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智慧治理平台,布设红外智能无线烟感、AR实景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从高效精准开展疫情防控、重要区域动态监管、特殊人群智慧管理、消防安全能级提升等多个应用场景,360度实时监测城市运行体征,全面解决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推动街区科学智能精细治理。
(执笔:陶建群、聂志刚、周艳)
责编/韩冰曦 美编/李智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