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努力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示范先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为对包括湖州在内的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州考察,称赞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是在全国起示范作用了”,勉励我们要“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我们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蹄疾步稳向着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奋力迈进,努力以市域先行为全省示范探路。

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

“做蛋糕”与“分蛋糕”的本质是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分配也至关重要,必须通过合理的分配,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长远富裕、可持续富裕。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中实现共同富裕。比如,近年来,我们聚焦绿色、智能两大发展方向,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成功引进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总投资251亿元的太湖龙之梦等十多个百亿级项目,打造高端装备、现代纺织、现代旅游3个千亿级和地理信息、生物医药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上市公司40家、高新技术企业1146家,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多层次分配调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无法自动实现公平分配,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必须从制度建设和调控手段入手,完善多层次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分配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比如,我们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升机制,推动企事业单位员工收入水平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在再分配领域,实施低收入群体帮扶行动,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至每人每年1.1万元,基本消除了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通过这些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有助于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物质条件富裕和精神世界富有是共同富裕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持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富口袋”的有效路径是发展富民经济,培育吸纳就业收入高、创新活力强、群众参与深的产业体系和生产方式,这也是“藏富于民”的根本所在。富民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民手中的闲置资产盘活出来,把农村创业创新的活力调动起来,全面畅通农村增收渠道。比如,我们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三权分置、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持续加大对城乡道路交通、物流运输、通讯网络等基础配套建设的投入,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高端民宿、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使整个农村地区成为“超级大市场”,老百姓不出家门便能招来游客、卖出产品。

“富脑袋”的根本在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群众文化自信、提高群众文化认同,构筑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美好精神家园。比如,我们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打造为牵引,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全方位展示湖州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市、县全覆盖。硬件方面,拓展城市书房、城市客厅等城市文化系列,打造“5分钟亲水见绿圈”“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农村文化礼堂802个、覆盖率达89.6%。软件方面,大力推广“德文化”“孝文化”等地域文化,引导群众遵守社会公德、践行主流价值、养成文明习惯,努力使“高素质”成为湖州人的形象标签。

处理好“扬优势”与“补短板”的关系

优势是可以依托的对象条件,短板是必须破解的制约因素。必须坚持“扬优势”与“补短板”双向发力,既要放大优势条件,发挥其带动突破效应,推动形成领先领跑态势;也要聚焦问题与不足,解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取得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应。

放大优势就是立足既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塑造未来优势、扩大综合优势,把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胜势。比如,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我们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不遗余力推进铁公水综合交通建设,加快打造“米字形”高铁网和“三纵三横”高速网,推动所有区县即将拥有高铁站和两条以上高速公路,形成了对内便捷、对外畅通的大交通格局,极大地提升了湖州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再比如,我们根据各地发展优势布局生产力,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因地制宜壮大县域经济、打造特色强镇、建设美丽乡村,使每个镇村的优势得到彰显、活力充分激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补齐短板就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短板问题补齐补强,努力把劣势变为优势。比如,我们针对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投资80多亿元,实施29个医疗项目,在此基础上整合市县乡村4级医疗资源,组建8个县域医共体和2个城市医联体,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连续3年全省考核排名第1位,3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针对老城区、老集镇环境脏乱差,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实施老旧小区“全覆盖”改造提升,完成所有小城镇综合整治,让生活在老小区、老集镇中的群众也能同等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

处理好“重实践”与“深研究”的关系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无现成经验可循,而且各地区基础不同、条件不同,必须把推动率先实践与加强顶层设计紧密结合起来,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向高层次迈进。

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按照“能做的先做”,突出重点领域、基础任务和关键环节,迅速动起来,抢先干起来,集中精力打造若干特色亮点,推动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以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比如,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率先启动摸清底数、查找短板、打造亮点三大任务,梳理形成44项问题清单、51项举措清单、48项典型清单和25个事项清单,探索打造“两山银行助力生态价值转换”“数字乡村一张图”等具有湖州特色的创新亮点,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注重在总结中深化研究。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及时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着眼长远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任务和重大支撑平台,系统构建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模型,并不断深化完善、迭代升级。特别是系统研究宅基地使用权、农房财产权抵押、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领域试点改革工作,探索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整合打造支持全民共富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全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