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多次论及“风险”,强调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而讲话中冠以“必须”“坚定”“坚持”和“确保”等词均体现了忧患意识。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巨大成就与其自觉秉持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开创未来密切相联。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也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制胜之道,以“新的赶考之路”为喻即道出其中深意。
关键词:忧患意识 开创未来 “七一”重要讲话 成功密码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此次讲话实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一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密码,其中重要一点即自觉秉持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开创未来以铸就新的更大辉煌。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制胜之道。
忧患意识是“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突出思想主旨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风险”,如“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风险考验”等。针对国内外及各领域、各层次中形式各异的风险,他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讲话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也实际凸显了此一意识。同时,他频繁使用“坚定”“坚持”和“确保”等词亦具此一文化韵味,如“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等。其所论第二个百年的“新的赶考之路”更彰显了此一意识。很显然,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可谓其讲话中一个颇为突出的思想主旨。
其实,此一思想主旨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注重不断增强党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如“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努力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表达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话语甚多。后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强调“牢记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及要“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以及对其内涵的具体论证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其所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相关思想的自然延伸与逻辑发展。
党的百年巨大成就与强烈忧患意识密切相联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其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成就非凡,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具体描述时说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包括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与其长期以来自觉秉持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勠力同心,努力奋斗息息相关。对此,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强烈忧患意识的来源。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可谓其整体思维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理论上,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实乃一种强烈的生存与发展意识,体现的是理性沉毅对待人生、社会和发展的富含远见的积极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论述可谓比比皆是,内涵丰硕。这从诸多经典文献和古圣先贤,古代明君以及民间格言等中不难窥见一斑。它是一种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精神自觉,凸显了中华民族卓越的生存智慧和发展之道,素被奉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圭臬,是促进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积极价值取向。近代以降,它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相融合,彰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忧患意识可谓毛泽东同志奋斗精神的不竭动力。他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积极回应黄炎培的政权兴亡周期率问题,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等即为显例。新中国成立后,居安思危、厉行节约则为巩固新中国基础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原则。1978年,邓小平同志藉毛泽东同志所言“亡党亡国”论为警示来积极推进改革,要求理性对待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均注重利用它来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他多次强调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价值并在内涵上有所拓展与理论提升。联系“七一”重要讲话内容可知,忧患意识实乃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如一的精神特质。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既对中国传统忧患意识进行继承、弘扬、发展与创新,同时积极吸纳西方近代相关思想的合理元素,总结和借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和理论提升。居安思危忧患意识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科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重要战略策略和高超领导艺术的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注重理论构建,而且还自觉诉诸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其所言的四个“伟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与忧患意识密切相联。
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方能铸就新的更大辉煌
忧患意识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法宝,也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铸就新的更大辉煌的制胜之道。“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即道出其深意。
具体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视为“新的赶考之路”。总书记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很显然,忧患意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资源。
事实上,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谓任重而道远。当前,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多变,严峻挑战堪称前所未有。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而忧患意识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比较不同政党的特色后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可谓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势必能起到抓纲带目的实际功效。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一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密码,其中重要一点即自觉秉持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开创未来以铸就新的更大辉煌。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秉持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以“新的赶考之路”为喻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明确警示和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本文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蔡圣楠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