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政治站位的“找准”“站正”与“提高”(2)

陈洪玲:提高政治站位,前提需要“找准”政治站位,更关键的在于“站正”政治站位。从一定程度上讲,“找准”政治站位,并非一定能“站正”政治站位。当前,影响“站正”政治站位仍有诸多因素。

一是本位主义的影响。本位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大局意识薄弱,往往站在自已的立场上来看待或分析问题:有的在涉及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利益时,由于看问题的高度、想问题的广度受个人政治能力的影响,政治站位不高,过于计较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利益,往往做出有利于局部或当前利益的选择;有的怕担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从自身利益出发,遇到难事、麻烦事,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诿、躲避;有的宽以对待本部门,不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甚至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不惜掩盖本部门的问题。

二是形式主义的影响。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是行动少、落实差,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从全局上理解,执行时缺乏积极性:有的搞选择性执行,流于形式;有的看似执行的热火朝天,实际上是作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搞花架子,做无用功,既浪费了有限资源,又贻误了发展机遇。

三是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能一以贯之。表现为: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有的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愁什么掌握得还不够实、不够全面;有的对基层反映的问题重视与关心不够,没有及时予以回复与解释;有的对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民之所望方面做得不够好。

因此,“找准”政治站位后,还须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锻造其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的品格,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上增强本领,牢固“站正”“站稳”政治站位进而“提高”政治站位。

贺东航:“找准”政治站位并不等于“站正”了。有的人善于弄权,能灵活运用一些方式有意识地为自己谋取利益。只要能够谋取私利,在行为上就会趋而近之,反之则背而远之,政治立场随时摇摆。共产党员“站正”需对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查找自己政治站位的不足,不断校正政治站位偏差。这与主体自身理论水平、政治能力、政治觉悟及执行能力等有关,也有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影响。

“站正”须提升思想自觉。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创建艰辛历程的认知和感怀。从无数革命先驱们坚定信念、忘我牺牲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精神中,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初心,切实从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努力为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站正”须提升政治自觉。在政治立场上,进一步加深“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认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

“站正”须提升行动自觉。在具体行动上,进一步加深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赢得了亿万万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党员干部要坚定行动自觉,敢于责任担当,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人民论坛记者:“提高政治站位”的表述常见于文件和公开报道中,那么政治站位的高度,可以从哪些方面予以考量?

冯留建:政治站位是关于中共党员立场问题的评定,当前一般表现为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领导,具体表现在坚持 “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八个明确”等方面。政治站位的衡量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观念上因无法量化所以难以考察其真实性,目前大多以党员培训、学习教育等形式培养政治站位。抽象的概念往往通过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通常表现在实际行动之中。考察重点应当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做评价,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是否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是否保持党员纯洁性、先进性(遵纪守法是底线)。至于高低问题上要看贡献(不同领域所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看能否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看判断力与执行力能否合一。由于“政治站位”这个词比较抽象,需要从多方考量予以评定。

从高度上看:一、看忠诚度。对党忠诚:坚定初心和使命,将入党誓词中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对国家忠诚:遵纪守法,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主义;对人民忠诚: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二、看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党规党纪、法律法规,严于律己,保持党员清正廉洁,不搞形式主义,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谨防“西化”“分化”意识形态威胁及不良诱惑。三、看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一方面,要提高党员干部选拔、考核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提升辨别力,增强创造力,发挥行动力,以高标准高要求学习实践,积极参与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

从角度上看:一、看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精神之“钙”,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看齐,在大是大非上站稳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筑牢思想基础。二、看党员信仰。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进一步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三、看知行合一。中共党员要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立足整体布局思考问题,言行一致,不做“两面人”。理论重在指导实践,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找对位置,守好底线,坚守初心使命,做到知中有行。

马振清:政治站位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站位,从本意上来讲,就是站在指定的位置。政治站位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站好指定的位置,在分析和处理党和国家政治问题时有清醒的认识,在作出重大政治决策时要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站位的尺度”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站没站好位的准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检验。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判断政治站位的基本标准,这个政治立场就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根本的政治站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