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丁冒村党总支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抓手,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积极探索“田园党建+”等新模式,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写在大地田野里,把幸福和甜蜜送到村民心坎上。
一、田园党建+产业振兴,“蔬菜大队”高光复兴
建立健全“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组织架构,壮大“公司+合作社+农户”集群,曾经的“蔬菜大队”,蝶变为“百菜之村”。
1.田园初心,党员身份“亮”出来。发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小龙等党员中心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冯海军式的“种菜(花、草)达人”种下梦想和情怀,培养“田秀才”和“土专家”,辐射新型农业主体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生态种植模式转变,带领种植户走向大市场,走向大都市。
2.田园产业,产销联盟“展”开来。发挥金旺农场等党员创业基地的“孵化器”作用,创新“互联网+”销售模式,发展壮大产销联盟,获评南通市产业兴旺先进村,跻身全国基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省农业三新工程核心示范基地、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示范单位。
3.田园活力,村民钱袋“鼓”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流转土地1474亩,成立欣冒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家、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7家(其中省级示范1家),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6%,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5.8%,全部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二、田园党建+生态宜居,“美好生活”精彩呈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攻坚克难,让美好生活提前上演。
1.田园建筑,江海民居“靓”起来。秉承江海地区“一河两岸两条路,南北河向非字住,三间主房两间辅,四周闭合门中处,人地相宜利互助,房前屋后花木树”的居住风貌,以“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为抓手,引导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美化家居生活。
2.田园风光,绿色生态“美”起来。在做好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户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实现s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整治废弃呆塘,建成生态河道1300米。实施“六大工程”项目,提升农耕文化展示带,塑造蔬果小品,点缀田园风貌,提升整体颜值。
3.田园生活,公共服务“好”起来。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基层党建服务网”,推行党员干部“到户服务”。提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新建乡村公厕、生态停车场、文体广场等,实现村域主、次干道硬化、亮化全覆盖,擦亮村民生活。
三、田园党建+共治共享,文明乡风熠熠生辉
按照“组织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先行”的总体思路,大力培育新时代农村好乡风,着力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1.田园传统,乡愁载体“留”下来。修葺老粮食加工坊,绘制农耕墙绘,留住农耕记忆。修复承载着乡风民俗的菖蒲庵,保护庵内千年古银杏和明代石鼓,珍惜历史遗存。盘活老村办公室和大队桑场,规划改造为游客接待中心,着力让老房屋发挥出新作用。
2.田园人文,文化积淀“厚”起来。挖掘本地竹编、草编、雕刻等传统手工艺,让其焕发出新气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功能作用,引导村内乡贤、“五老”人员参与乡村治理,通过“乐一天”等文体活动,提倡尊老爱幼,倡导邻里互助,营造和谐氛围。
3.田园精神,奋斗号角“响”起来。利用上世纪60年代如皋战高沙指挥部设在丁郭村的记忆场景,原址新建“治沙精神广场”,塑放挑担人铜像,大力倡导“戮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如皋治沙精神,赋能为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彭之俊、陈韦嘉、王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