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疫情防控卓著成效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

——当前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21年3月4日—3月7日

调查对象:通过微信公众号共回收电子问卷4851份。男性占64.56%,女性占35.44%;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45.32%)和30—39岁(36.27%)之间,此外,40—49岁的占9.80%,20岁以下的占6.19%,50岁以上的占2.43%;居住地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14.68%、29.79%、30.48%、16.09%、5.06%和3.90%;与同龄人相比,认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居中和较低的分别占35.91%、52.34%和11.75%。

主要发现:

· “温暖”(53.19%)和“幸福”(50.90%)是公众对过去一年社会生活的最突出感受。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疫情期间基层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党中央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以及中国经济抵御住了各种外部冲击。

· 超八成受访者非常明显(50.57%)或比较明显(34.96%)地感受到近一年国家改革发展红利,71.4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惠及百姓的改革红利会持续增长,七成受访者相信未来一年自己的获得感会提升。

· 九成受访者认为疫情防控对自己的幸福感有非常大(47.60%)或一定影响(42.85%)。71.9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自己的幸福感会提升。自由时间和家庭生活是提升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一年多的疫情防控增加了自己的安全感。超一半的公众认为国家安全、科技应用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安全感都增加了。72.4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自己的安全感会提升。

· 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以及工作学习中要求创新成为公众当前感觉最有危机感紧迫感的事情。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国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是影响公众安全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一年多时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果。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每个人贡献智慧,就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人迸发力量,就能汇聚为复兴的伟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民期待的时代回应。过去的一年中,公众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哪些深刻体验?2021年,公众对过上好日子有哪些新期待?围绕这些问题,人民智库发起了本次调查。

“温暖”和“幸福”是公众对过去一年社会生活的突出感受

尽管公众普遍认为疫情防控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但是“温暖”和“幸福”是过去一年公众在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两个感受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国家社会治理能力面临巨大考验。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疫情防控对自己的幸福感带来不同程度影响,47.60%的受访者认为影响非常大,42.85%的受访者感到有一定影响。不可否认,疫情防控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影响,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调查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公众对过去一年自己生活的最突出感受,调查选取了“幸福”“温暖”“奋斗”“不平凡”“痛苦”和“艰辛”等六个代表不同情感体验的词语,要求受访公众选择1—2个最能体现过去一年社会生活感受的词汇。结果显示,超一半的受访公众选择了“温暖”(53.19%)和“幸福”(50.09%),分别有38.07%和28.30%的受访者选择了“奋斗”和“不平凡”,只有6.06%和5.77%的受访者选择了“痛苦”和“艰辛”。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同经历了痛苦和艰辛,但风雨过后是彩虹,正是经历了不平凡的奋斗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幸福和温暖的力量。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所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1

基层工作者的奉献、党中央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和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韧性是公众获得幸福感的三个重要原因

调查中当问及“近一年中,你觉得幸福感主要得益于什么”时,65.60%的受访者选择了“疫情期间,医护、快递、基层党员等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62.51%的受访者认为幸福感来自“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51.28%的受访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抵御住了各种外部冲击”。过去的一年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此外,“单位学校社区管理人性化关怀”(39.19%)、“娱乐精神文化生活”(29.67%)、家庭成员相互支持(20.74%)和自身发展(7.64%)也是过去一年让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公众获得感水平与2017年相比有小幅提升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作用反映公众美好生活状况。研究者普遍认为,获得感是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基础与来源,安全感是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的条件与保障,而幸福感是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最高表现形式与目标。获得感强调的是“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侧重对过去的感受;安全感是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心理诉求与体验,不仅反映当下,还体现对未来的判断;而幸福感直接体现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状况以及与生活相关联的方方面面的满意程度。已有研究发现,获得感与安全感都对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为了方便比较,本次调查采用人民智库2017年开发的五点量表考察公众的“三感”指数,分数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强。为了便于理解,调查结果换算成百分制表示。

超八成受访者明显感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红利

本次调查显示,公众的获得感得分为74.87分,比2017年(71.78分)有小幅提升。85.53%的受访者表示明显感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红利,其中50.57%的受访者感受“非常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经济社会地位在当地较高(61.90%)、生活在东部地区(58.60%)和直辖市(58.00%)的受访者获得感“非常明显”的体验更突出。

74.90%的受访者表示“现在我得到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的发展红利”。调查进一步显示,公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上的感受最突出,76.03%的受访者表示“喝上干净水,呼吸干净空气对我来说不再是奢侈品”。公众对政治参与感的体验突出,74.13%的受访者感到“普通民众也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发挥影响”,73.63%的受访者认同“我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到发展与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感较高,76.14%的受访者表示“我总能在市场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居住地行政级别越高的受访者文化产品获得感越强。73.82%的受访者表示“我可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分别有76.00%和72.00%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职工和民企外企职员表示“我有参加高质量在职培训的机会”。

对于医疗、养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民众感受最为突出

关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获得感,调查显示,公众对医疗服务水平(54.10%)、养老服务水平(52.07%)和教育水平(51.21%)的获得感最强,其次是收入情况(49.33%)和住房情况(45.70%)的获得感。2020年虽然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发事件,但是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调查显示,“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火车票、机票免费退改”(59.25%)、“新冠疫苗全民免费”(52.65%)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全免”(51.38%)是公众感到最有获得感的三件事。此外,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的成绩让44.45%的受访者拥有获得感。43.64%的受访者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体验到获得感,其中,农村居民(51.10%)由此体验到的获得感最强烈。医保目录连续调整,大量创新靶向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给公众(33.01%)带来获得感,其中50岁以上受访者(46.30%)和农村居民(40.40%)对此感受最为强烈。此外,重要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22.38%),首次申领身份证、婚姻登记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费(19.80%)等均让公众有不同程度的获得感。

2

七成公众相信未来惠及老百姓的改革红利会持续增长

“十四五”规划纲要瞄准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内容涵盖就业、收入、养老等多方面。在主要指标的设置上,“十四五”规划纲要新增“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等,一个个数字背后彰显了民生温度,旨在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调查显示,71.46%的受访者相信惠及老百姓的国家改革发展红利会“持续增长”,30—39岁(73.80%)和生活在东部地区(82.70%)的受访者对此信心最强。

公众幸福感水平与2017年基本持平

本次调查显示,幸福感得分为71.9分,与2017年的得分基本持平(72.5分)。超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意义”(71.93%),“我相信未来会遇到更好的自己”(71.77%),“我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充满期待”(70.38%),超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当我回首过往生活,我很满意”(68.38%),“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65.85%)。

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关于最能提升幸福感的因素,与2017年的调查相似,自由时间和家庭生活依旧是最能提升幸福感的两个因素,金钱排名第三,繁衍后代和人际关系位列其后。此外,社会保障、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获得尊重、艺术审美等也受到较多关注。尽管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疫情影响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是调查显示,公众对于自由、亲情等精神生活的需求依然高于物质需求。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十分丰富,是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广泛生活领域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既是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又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满足的现实基础。

本次调查进一步显示,53.83%的受访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未来影响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新的发展形势下,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点、产业布局、资本市场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时,52.2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舆论导向”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信息爆炸”的现象让人们不知不觉地臣服于“屏幕世界”,不断变化的信息所承载的各类情绪,容易导致人们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体验。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对思想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

此外,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国际经济环境”(49.35%)和“国家治理水平”(47.15%)影响未来幸福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家庭出身条件”(14.43%),40.42%的受访者相信“自身发展努力”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人们更加相信机会公平。就教育机会而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七成公众相信未来一年幸福感会提升

调查显示,71.9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自己的幸福感会提升。对于过上好日子的新期待,“希望任何工作都能获得社会尊重”(46.92%)得到最多关注。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传统行业和就业岗位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创造了大量全新的就业形态,比如网约配送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往往不被人们所熟悉,就业观念的改变需要更加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都应受到尊重。此外,“食品药品更安全”(46.13%)、“娱乐产品更丰富”(41.06%)等对社会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超过“家庭收入持续增长”(36.89%)、“养老更无后顾之忧”(30.10%)、“大病医疗更有保障”(22.44%)等物质生活,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突出期待。

公众的安全感水平比2017年有小幅提升

安全感的满足,是人民群众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安全感对获得感、幸福感具有保障意义。没有安全作保障,获得多了也有失去的危险;失去安全保障,幸福生活无从谈起。本次调查显示,公众的安全感得分为74.47分,比2017年(72.75分)有小幅上涨。进一步分析显示,东部(76.23分)和直辖市(75.96分)、省会(75.91分)等经济发达地区公众的安全感要高于西部(72.05分)和农村(69.45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在当地较高的群体(76.45分)安全感高于较低群体(68.31分)。

调查中将安全感分为生活生产安全、情感支持和未来生活预期等三个方面。结果显示情感支持得分(76.00分)最高,76.30%的人表示“我可以从家庭或者恋爱婚姻中得到安慰和力量”。生活生产安全(74.46分)次之,74.96%的人表示“我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74.26%的表示“我很少会担心日常生活环境的安全”,73.18%的人表示“我的财务状况是安全的”,72.93%的人表示“我的居住环境是安全的”。未来生活预期得分为74.27分,公众对老年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预期最高,75.86%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我觉得将会是丰富充实的,而不会感到空虚无聊”,74.03%的人表示“对孩子的未来,我觉得只要孩子现在勤奋学习,将来总是能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对医疗保障的安全感相对最低,69.28%的人表示“即使有了大病,我觉得也不会‘因病返贫’”。此外,73.97%的人表示“工作中,我感到总能激发自己更多的潜能”,73.47%的人表示“当同那些有权势的团伙发生冲突时,我相信法律会还我一个公道”,72.93%的人表示“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管怎样,未来总是可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72.39%的人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没有了劳动能力,我相信仍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救助”。

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会经济水平不同的群体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安全感差异最小,而对大病医疗、社会低保和司法公正等未来生活预期的安全感差异最大。如经济社会地位高的人中有74.30%相信“即使有了大病,我觉得也不会‘因病返贫’”,而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中只有52.70%表示认同。

超七成公众感到疫情防控增加了自身安全感,国家安全、科技应用安全和日常社会治安是安全感提升最明显的三个领域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政治体制的优劣在这场全人类大考中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世人眼前。中国作为第一个答卷的“考生”,在最不利的“闭卷”考试下取得了优异成绩。对比中西方的抗疫行动,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现存确诊人数最少、新增确诊最少的唯一大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景。本次调查显示,73.55%的人表示“近一年,疫情防控增加了我的安全感”。据中央财经大学辛自强教授于2020年2月展开的调查研究显示,公众对新冠肺炎感染可能性和疫情严重性的评分在持续下降,而对疫情可控性的评分持续上升。

本次调查显示,72.49%的人相信“未来一年,自己的安全感会提升”。调查显示,当问及“您对哪个领域的安全感发生变化”时,国家安全(59.10%)、科技应用安全(57.38%)、日常社会治安(56.90%)是公众安全感增加最多的三个领域。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愈加复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多年来,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风险挑战方面的一系列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品格。此外,超五成的受访者对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56.86%)、生命财产安全(56.22%)、家庭收入保障(52.27%)等方面的安全感有所提升。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和新时代工作学习中的创新要求最让人产生紧迫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两个主要因素

调查还涉及了让公众感到危机感紧迫感的问题。调查显示,62.90%的人表示“互联网技术发展太快,网络技能跟不上软件更新速度”。智能手机容量越来越大,用户手机里下载的APP越来越多。科技在推动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焦虑。调查中60.64%的人表示“学习工作要求创新,必须学习掌握新技能点”是当前最有紧迫感的事情。“十四五”规划纲要涉及多个新基建项目,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新技术的应用倒逼新时代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此外,“工作压力大,担心身体出状况”(51.26%)、“如何让家庭收入跑赢平均水平”(44.11%)、“长江后浪推前浪带来的压力”(33.63%)、“网络信息带来的焦虑”(21.26%)也不同程度地带给人以急迫感。

调查显示,当问及“影响您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50.24%)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50.01%)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各种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性事件,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这意味着应急管理将会面临更多新考验。

同时,45.21%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是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持续压实金融管理部门、监管机构和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统筹衔接,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和内部治理。调查同时显示,54.00%的人认为金融安全近一年有所提升。

此外,34.96%的人认为“网络安全监管”是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近年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据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1700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平均增速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调查显示,55.76%的人感到近一年网络安全有所提升。此外,“国际环境”(34.36%)、“人工智能发展速度”(18.95%)和“自己身体状况”(9.63%)对安全感也有一定影响。

提升“三感”应关注的重点

首先,进一步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三感”水平。本次调查显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的“三感”水平普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省会直辖市和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外出务工人员和个体经营者的“三感”水平普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职工。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平性,尤其让广大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是未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同时,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包括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等。这些民生“红包”必将进一步提升百姓的“三感”水平。

第二,增加文化娱乐供给,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调查发现,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公众“三感”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无论是各地呈现的博物馆热、书院热,还是不断涌现的知识付费、视频直播等新兴的文化消费热点,都彰显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升温。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精神文化需求正朝着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还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尤其是网络舆论引导。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9.89亿,调查发现,网络舆论导向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商业平台、社会化媒体、自媒体等也是网络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推动着网络舆论的发酵与扩散。网络舆论引导离不开这些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加强对这些主体的管理。

最后,关注新职业青年的生存状况,为新职业群体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空间。本次调查发现,希望任何工作都能获得尊重是公众对于过上好日子的集中期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服务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的新职业,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以及适应居家办公生活需要的“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从业人员,发挥职业特长、奋勇拼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新职业发展的背后,是社会环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就业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发生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必然会出现更加细分、多元的职业和岗位。让新职业得到尊重,还需要公众保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需要政府在社会保障和行业组织上破解更多发展难题。

【执笔:人民智库高级研究员 石晶】

责编: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