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中国经验 > 正文

丰收背后有个“隐形英雄”(经济聚焦)(2)

“我今年种了8亩小麦,增产又增收!”甘肃省会宁县草滩镇断岘村粮农李玉娥脸上满是喜悦。夏收前,会宁县在确定适宜收获时间的同时,加强对农机作业前检查,开展减损技术指导,全力降低小麦机收损失,颗粒归仓多了一层保障。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夏收,各地在机收减损上挖掘潜力,促进增产增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59.3亿斤,单产、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政策、种子、耕地、科技因素综合发力之外,夏粮丰收背后还有一个“隐形英雄”,那就是机收减损。农业农村部调度数据表明,今年夏粮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较常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

丰收链上促增产,机收减损显身手

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中间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机收减损的目标立足于“减损”。

丰收的链条上,机收减损是关键一环。

“自打今年测产,心里就挂念着这件事,要通过机收减损,把麦子都收上来。”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镇新兴社区种粮大户张启军说。今年“三夏”期间,农业农村部组织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专家,对涡阳县3块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收测产。其中,张启军种植的“谷神麦19”创下全省小麦实收测产的最高纪录,亩产达860.6公斤!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夏粮   产量   机收减损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