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研要闻 > 正文

乌江水是这样变清的(8)

取缔网箱养殖,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全省乌江流域1201名退养退捕渔民全部转产上岸

鱼塘里建起“跑道”,鱼儿在“冲浪”中生长。随57岁的王亮章走进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八合村流水养鱼基地,生态渔业技术令来访者啧啧称赞。

清澈的水流从上游水坝奔涌而下,穿过一条长约500米的沟渠,源源不断地注入30余口溶氧养殖池。走近一瞧,池内水花飞溅,鱼儿活蹦乱跳,有鲤鱼、斑点叉尾鮰等多个品种。养殖池模拟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流环境,借助水流加速技术和水循环系统,鱼儿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有氧运动。

“鱼儿就像在‘跑步机’上锻炼,运动量增大了,肉质紧致,口感更佳。”王亮章打趣道。此前,他在乌江里网箱养鱼,每年向网箱里投的饲料就有200多吨。

“过剩的饲料使江水变黄,远远就能闻到腥臭味。密密麻麻的网箱还影响行船安全,把漂浮垃圾都卡住了。”王亮章也知道网箱养殖污染环境,可为了让鱼长得更快,还是会向水中投放大量饲料。2015年的数据显示,乌江流域网箱养殖的日投饵量达6.2万公斤,给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2017年下半年,贵州拉开全域取缔网箱养殖的序幕。

箱拆除,鱼搬家,人改行,贵州累计投入6亿元资金,全面拆除乌江流域的9579亩养殖网箱,有效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

上一页 1... 5678910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