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研要闻 > 正文

乌江水是这样变清的(9)

渔民上岸后,生计怎么办?曾经的“乌江鱼”品牌又将何去何从?贵州给出了绿色转型方案——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引导部分退养退捕渔民转型发展生态渔业。

2017年2月,播州区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引进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通过人工干预使水体在池塘内循环流动,并在固定的流水池中养鱼,有效收集鱼类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最终将其加工成用于瓜果、花卉等植物的高效有机肥,从而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

2017年9月,投资2200多万元的八合村流水养鱼示范基地落成,贵州好吃嘴生态种养殖公司在此投放了首批10万尾叉尾鱼苗。王亮章被聘为技术员,每月保底工资6000元。根据与公司的约定,年底售鱼时,他还能参与分红。

同样是养鱼,养法却与过去大不相同。流水中生长的乌江鱼活力十足,基本上不用鱼药。王亮章介绍,以前在乌江里网箱养鱼,夏天水温高,易诱发鱼病。如今,35摄氏度的气温下,流水养殖池内的水温仅24摄氏度,适合鱼类生长。

“本以为网箱拆除后,养鱼这碗‘饭’肯定吃不成了,没想到上岸后还能继续干,腰包也比过去更鼓了。”取缔网箱之初王亮章曾有顾虑,如今望着活蹦乱跳的鲜鱼,看着乌江水越来越清亮,心里别提有多舒畅。

流水鱼儿肥,江清渔也兴。2019年4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零网箱·生态鱼”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推动渔业高效益、高品质与高产量均衡发展。迄今,贵州已打造播州等19个省级生态渔业发展示范县(区),实施了100个生态渔业示范项目,形成以“贵水黔鱼”公共品牌为主、区域特色品牌为辅的贵州生态鱼品牌体系。2020年,全省生态渔业产值达61.09亿元。

上一页 1... 5678910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