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 > 正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既是由于自身的科学性、进步性、革命性、人民性,具备“行”的实力,也是由于我们党在长期艰辛探索、寻求正确道路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理论上更加成熟和自觉,政治上更加坚定和自信。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扎根于中国实际的土壤,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普遍和特殊、历史和现实、世界和中国的有机统一、融会贯通,百年更显风华正茂,未来更加信念坚定。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国的先进分子寻找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封建专制统治的道路已经证明是一条死路,西化的道路在多重打击之下也处处碰壁。中国向何处去?路在何方?“道”在何处?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作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根本抉择。主义这面旗子立起来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要使这个好的主义变成行的主义,还要经历一个艰难和曲折的过程,这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党能不能学好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科学真理的实践威力,保证党的各项事业成功,这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是从党的20年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结论。没有这个结合就可能经历失败、饱受挫折,有了这个结合就会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一个个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实践发展的产物,又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伟大实践服务的学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不回到实践中去,不和实践相结合,就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就很可能成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书斋的马克思主义”,甚至成为“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曾在《矛盾论》中论述过理论和认识从“共同的本质”到“特殊的本质”的过程,批评党内教条主义者“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是理论、真理、科学必然要经历的运动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概莫能外。教条主义正是不懂得这个结合的道理,把活生生的好经硬是念成了僵化的教条,不仅是认识上的错误,而且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揭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真理。人类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规律,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必须通过特殊性来实现和证明。中国国情不同于产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欧,也不同于产生列宁主义的俄国。我们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中国革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遇到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具体的情况。因此,不能直接把经典作家的论述拿来就用、照搬照套,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回答和解决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实际化,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在中国的实践中得以证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伟大社会革命的阶段性决定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漫长历史中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主要特征,既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每一时期的具体实际不是重复的、相同的。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一次完成、一劳永逸。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实践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结合”仍然要继续和深化,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这表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没有止境,这个结合就没有止境,每一历史时期新的实践都赋予结合新的内涵和要求,都促进了结合的进展、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后一直是在发展中坚持、完善和强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机制就是实践,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在这个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最新鲜、最直接、最深刻的实践源泉和实践检验,实现了创新发展。中国革命是在一个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东方大国进行民主革命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后是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创新。这是百年来其他国家的具体实际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越来越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推动。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一百年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从每一时期的具体实践出发,准确把握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课题、当下任务、工作要求等,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思想理论,在这个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的相得益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重飞跃,是党的事业成功和胜利的根本经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深入探索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探索要不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依靠、目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性质、方式、步骤、目标、道路等问题。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结晶,是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科学指导。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运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深入探索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情况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正确解决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所处阶段、主要矛盾、基本路线、领导保证、发展方式等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结晶,是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科学指导。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深入探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正确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主要矛盾、根本原则、基本方略、战略安排、路径选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结晶,是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宝贵经验

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积累了宝贵经验,显示了科学真理的引领力、实事求是的生命力、善于结合的创造力,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不能变,这是“相结合”的根本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正确的结合。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不得,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更是要不得,决不能以“实际”为名曲解甚至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不能用“特殊”为由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规律性质。比如,不能因为我国社会阶层多样化而否认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不能因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它的基本原理也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推进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比如,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认识,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在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结合”。

中国具体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历史的、复杂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把结合的对象搞清楚搞准确,也就是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要搞清楚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还要搞清楚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要求全党系统地研究周围环境,“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只有这样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为中国革命胜利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客观实际的支持。如果对中国具体实际的掌握是不真实的、片面的,结合这样的“实际”照样要把要犯错误、付代价。中国具体实际不是靠主观臆想得来的,不是仅道听途说就下结论的,不是凭一枝半叶就能掌握的,不是只浮光掠影就以为得真知的。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得不出真正的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是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宝贵财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真正扎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但却是具有世界意义和普遍性质的真理,从根本上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也是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过程。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认识和实践的基本要求,怎样相结合,怎样才能结合的好、结合的富有成效,包含着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党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中坚持这一结合的。教条主义无视中国实际,经验主义蔑视科学理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分隔开来,或是只讲没有实践支持的空洞的理论,或是只凭缺乏规律支持的有限的经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是在反对西化和僵化这两种错误倾向中坚持这一结合的。西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僵化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都是将中国引向邪路或老路的错误道路。我们党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反对各种错误倾向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走出一条紧跟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道路,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发展无止境、中国具体实际变化无终点,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结合、逐步深化、从不终止的过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将使这一结合迈上新的台阶、收获新的硕果、书写新的史诗、创造新的奇迹。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