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黄群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摘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伟大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这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领导实现了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和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持续深化高质量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功,其最为基本的历史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三是积极探索和遵循大国工业化规律,与时俱进、全面协同地推进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工业化   大国工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如果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总结新中国工业化的伟大成就,研究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的经验,就能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的接续奋斗历史,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可以把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化,实现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奋斗一生的伟大梦想。

一、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世界经济史表明,没有经历成功的工业化进程,就几乎不能成为繁荣富强的发达国家。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出现了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化开端。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工业化梦想的破灭。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构成其《建国方略》核心内容之一的《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简称《实业计划》),设计了规模宏大的“废手工采机器”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蓝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实业计划》根本无法付之于实践,更多只能是工业化思想的意义。近代史表明,不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再完美的工业化蓝图也无法实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这才为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也在关注中国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抗日战争期间,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发出号召:发展工业、打倒日寇,并要求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应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技术和知识,指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其后,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多次强调,在革命战争任务完成后,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问题,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推进中国工业化建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近代工业化,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也逐步形成了一些现代工业基础。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因日本侵略破坏,中国工业生产力普遍衰退,再经过国民党发动的三年内战,中国工业更是每况愈下。经济史学家考证,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萎缩,棉纱和棉布从1937年的879百万磅下降到1947年323百万磅,1947年的生丝生产比1931年下降50%,卷烟生产到1948年上海109家企业除了四五家外几乎全部停产,1947年的水泥、纸张、油漆的生产能力仅有正常生产能力的30%、17%和5%,东北、华北等工业区在战争的蹂躏下资本设备多被毁坏。也就是说,虽然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但近代工业化没有留给新中国太多经济遗产,当时工业水平落后于苏联1928年水平,甚至还落后于同期印度这样的新兴独立国家。人口众多、底子薄弱、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起点。

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更具有强烈工业化意愿。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952年底,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顺利实现、朝鲜战争有望结束的形势下,中国从1953年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列入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一化三改”总路线为指导,以五年计划为抓手,中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铺开。实现工业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上的基本目标、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内容。

在进一步沿着历史过程论述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国人民奋斗目标之前,需要从理论上说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工业化是工业驱动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演进过程,其实质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从现代化理论看,工业化可以认为就是经济现代化。现代化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而社会变迁的动力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这也就是工业化。这意味着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由工业化驱动的现代社会变迁过程,因此,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开启并推动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也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在发展目标上,工业化和现代化实际上经常共同使用。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任务定位为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从此,以实现“四化”为核心内容的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赋予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四个现代化”新内涵。这次会议还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思,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再次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两步走设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开始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继续把“四个现代化”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并首次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首次把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综合表述为“小康”。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把经济现代化战略部署分为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现代化战略“三步走”基础上,提出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首次规划了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五大报告还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工业化国家联系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确认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认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首次提出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内涵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这意味着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更加强调与信息化融合、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率、保护资源环境和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的工业化道路。十六大以后,我国一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内涵也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逐步丰富。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同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坚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现代化战略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征程的两个阶段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到经济现代化,针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要求,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在哪个时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始终不渝地把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无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伟大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根本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工业化建设时期

这个时期,具体可以分为1949年10月到1952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1953年到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7年到1978年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实施了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雏形,为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围绕着“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五”时期开始引进布局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功。第三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历程十分曲折,经济政策极不稳定,经过了数次投资扩张和紧缩调整阶段,工业化进程也多次因政治运动而受阻。总体上看,经过近30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中国在工业化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建设起来,特别是成功地发射“两弹一星”,巩固了国家政权稳定。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80年同完成经济恢复1952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达到4100多亿元。主要工业品中棉纱产量增长3.5倍,达到293万吨;原煤产量增长8.4倍,达到62000万吨;发电量增长40倍,达到3000多亿度;原油产量达到1亿多万吨,钢产量达到3700多万吨,机械工业产值增长53倍,达到1270多亿元。

从工业化指导思想看,这个时期工业化遵循了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了以苏联援助的156项为重点的工业建设,开启了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资源配置手段、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大规模工业化。新中国的初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工业化规律,一个国家工业越落后,就越需要有组织推进,其工业化启动带来的爆发力也就可能越大。虽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但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指导思想还是不断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及煤电、运输等先行工业部门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专门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及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可以说,这些论述都是在积极探索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化规律,对于后发赶超型国家工业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1957年2月,毛泽东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后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概念,并把它概括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对“大跃进”时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思想进行了纠正。但是在“文革”十年中,这个工业化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一贯的执行。

总体上看,在这个时期,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特点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手段。在这个前提下,党不断探索正确处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农轻重关系以及沿海和内地工业关系,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

(二)1978年到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这个时期的工业化经历了1978—1991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探寻阶段和1992—201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完善阶段。在第一阶段,以1984年为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重点转变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点从1979年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揭开了围绕农村经济体制、积极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序幕。而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现开放的方针,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改革方面,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产品总量提升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随后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工业原料和劳动力基础,也创造了巨大需求。1984年以后,随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也开启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占比开始了持续下降的结构升级过程,工业产值占比稳步提升,工业中的轻工业发展迅速,占比提升到50%左右,呈现出矫正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结构失衡特点,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对外开放带动下,经济区域分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制度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在东部集聚,劳动力要素也开始向东部迁移,自此形成持续多年的自西向东、自内地向沿海的“打工潮”,东部沿海产业开始崛起。

第二阶段是1992—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构建完善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并提出将要素市场作为市场体系培育重点,从此开始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阶段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伴随着居民消费重点转向耐用消费品,体现出重化工主导特征,促进了经济结构快速升级,中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主导转向资金密集型主导;二是低成本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取得巨大成效。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通过“干中学”推进产业升级,快速地推进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构成了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多元混合动力;四是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区域布局主导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举措开始实施和持续推进;五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日益丰富成熟,成功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体现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积极探索并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战略和政策的重心逐步转向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低成本出口导向、建设开放经济、基于产业演进规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工业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步入后期,中国在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论断。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向创新驱动的包容、可持续的高质量工业化转型。尤其是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使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之后各年确立“三去一降一补”“破、降、立”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等阶段性方针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深化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了中国工业化质量。新时代针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这个背景下,新发展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战略,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新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核心是从成本驱动、出口导向、高速度工业化转向创新驱动、内需导向、高质量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动力,必须从基于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向基于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重心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主导,意味着要充分利用大国在资源禀赋、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进经济现代化进程。

总之,这个时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工业化战略和政策更加强调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更加强调满足创新驱动、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化要求。随着中国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也从高速度工业化转向高质量工业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任务。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通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从发展经济学视角看,当今中国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可以归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结果。这里抛开惯常使用的经济增速、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等描述经济发展的指标,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三句话来概括中国工业化取得的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一是“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二是“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三是“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一是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地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这个判断是基于我们严谨的学术研究得到的。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学中的工业化理论一般把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以及后工业化五个阶段。基于对工业化内涵的基本理解,我们利用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例、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占总体就业比例五个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取发达国家这五个指标在不同工业化阶段的经验数值范围作为标准值,构造了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基于对工业化水平指数多年连续跟踪计算,2011年以后中国工业化水平就进入了工业化后期,2019年工业化综合指数为92,而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综合指数为100,中国已经十分接近。这意味着,党的十六大提出、十七大和十八大重申的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个目标现在看已经实现。从世界工业化史看,一个大国要从工业化初期步入工业化后期再到实现工业化,往往需要上百年,而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个过程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二是中国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工业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得中国产业具备了最完善的配套能力,保证中国经济在外界不可控因素冲击下仍具有巨大的韧性,这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环境巨大变化的冲击,中国的工业体系都经受住了考验。2020年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快速反应,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中国工业化进程所建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为提高经济韧性、保护经济安全以及充分发挥大国比较优势所必需,也为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很好的供给侧基础。

三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1954年毛泽东主席有一段关于当时中国制造业的令人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但是经过中国成功的工业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出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原煤、水泥、粗钢、钢材、化肥、发电量、电视机等主要制造产品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制成品是最为重要的贸易品,与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相匹配,2013年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出口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制造业增加值看,新中国初期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1978年我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再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到2010年以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产出第一的制造大国。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库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0900亿美元(2015年美元不变价),世界占比达到29.4%,比世界第二位的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23000亿美元多出了17900亿美元,是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三位日本和第四位德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在工业化史中,只有美国制造业世界占比曾经达到这样高峰。在1984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占比曾达到过29%,但到2019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占比只有16.5%;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占比达到21.5%的峰值,到2019年,只有7.1%。正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当今世界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制造网络看,亚洲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产出的50%以上,2019年亚洲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在亚洲占比接近6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虽然各国都会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进行供应链的调整,但近一年多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表明,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这个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十分牢固。

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的这些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从历史意义上看,中国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基本实现工业化并正在转入后工业化阶段,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我们见证了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是如何崛起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的,见证了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实业兴国”梦想的实现。这些工业化的历史性成就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高目标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推进,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成功解决了8.5亿人口脱贫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千年梦想、百年夙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对整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贡献巨大。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从世界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成功,既对全球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正向外溢效应,也对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工业化本身就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工业化进程,带来世界工业化人口翻倍地增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再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工业化进一步促进了“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这些项目中多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能合作项目,这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意义更是巨大。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世界上希望实现工业化而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创举。例如,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全面动力;成功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遗留的问题,纠正了苏联不曾解决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经济结构失衡弊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工业化战略规划确定了科学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这些伟大创新实践,为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导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积累的基本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领导实现了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和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持续深化高质量工业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业化集曲折的过程和辉煌的成就于一身,这个过程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最为基本的历史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强领导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虽然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中国共产党牢记使命、不忘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风险挑战,使得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工业化成功的原因中最为根本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世界工业化史看,成功的工业化进程往往是连续的,历史上因政府更替、危机或战乱而中断工业化进程、从而中断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并不鲜见,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工业化史已经200多年,但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只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新中国始终将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虽然在不同时期工业化目标表述和推进战略路径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为基本抓手,先后完成了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工业化发展环境,在保证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快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加坚强,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两个阶段的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高质量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忘初心、目标坚定、胸怀大局、规划长远的伟大政党,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己任,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能够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是成功推进中国工业化的最为根本的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70多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积累的最为基本的历史经验。

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工业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虽然工业化目标基本趋同,工业化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产业演进和经济增长规律,但整体上看世界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成功工业化模式。从工业化类型看,存在先发演进型工业化和后发追赶型工业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而言,基本都是后发追赶型。与先发演进型工业化可以单独依靠市场演进不同,这种追赶型工业化需要政府设计实施正确的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和学习工业化理论来制定工业化战略,但绝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或者单纯从工业化理论出发就可以选择正确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战略,走怎样的工业化道路,首先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成功的工业化战略或者道路一定是符合其基本国情的。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的关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有效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时俱进地对国情进行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立足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一穷二白国情基础的工业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低成本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也是立足当时的国情,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后发赶超的农业国的经济背景,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农业人口、典型“二元结构”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奠定的一定的工业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作为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路径和战略,充分认识到了中国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也充分考虑到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具有14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这个基本国情。

三是积极探索和遵循大国工业化规律,与时俱进、全面协同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是一项长期、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既充分认识到国家的人口、资金、技术、自然资源等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条件,也要动态考虑到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变化,随着工业化进程深入不断调整优化工业化战略和政策。而调整优化工业化战略和政策,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科学认识、全面把握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工业化进程中各类生产要素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既要保证工业化进程的创新动力和经济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又要保证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协调、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化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国际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一直处于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经历了能源革命深化拓展、信息革命产生应用、智能革命方兴未艾等发展过程。中国工业化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探索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规律,遵循了工业化产业演进发展的规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了符合市场化规律的经济激励机制,适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协同的发展逻辑,不断优化调整工业化战略和政策,保证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从产业发展看,中国较好做到了基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断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关系,把握产业升级的方向,有效地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产业效率和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将顺应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不断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从经济全球化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设立特区到开放沿海14个城市,再到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极大促进中国实现经济赶超。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加速了自身的市场化进程,培育了工业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同时顺应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合作共赢的趋势,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虽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中国会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从市场化看,中国一直探索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了大量市场主体,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为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多元、全面、协调的动力机制。从区域和城镇发展看,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非常重视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探索科学的区域工业化模式,尤其是注意发挥工业园区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聚集生产要素、提高集约水平、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优质要素和广阔的需求市场,总体上实现了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中国工业化积累的上述三方面基本历史经验,既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也是中国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在上述三个历史经验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工业化成功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也是最为根本的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注释略)

 (作者简介: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黄群慧   工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