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人民的小康彰显人民性特征

人民论坛网评配图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用镜头记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全方位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立体化反映老百姓的幸福小康生活和昂扬精神风貌。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梦想,梦圆今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辉映着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见证着无往不胜的人民力量。贯穿始终的人民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鲜明的底色,彰显着我们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

一切为了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全面小康,一诺千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战略擘画和重大部署,生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扶贫干部走田间、跨地头,结对子、认亲戚,把汗水和心血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涌现出毛相林、张桂梅、黄文秀等一大批脱贫攻坚楷模,他们用青春年华、奋斗脚步甚至是宝贵生命诠释了“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紧紧依靠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法宝。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阶段、紧要关头,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扶贫工作要“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体制机制、东部结对帮扶中西部,到“万企帮万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人民奋力追梦的过程,也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生动力的过程。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

让人民更幸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持之以恒夯实民生之基。建立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保体系、破解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就业难题、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安居工程建设、创建了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真正赢得了人民满意、获得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人民的小康,是丰收里被硕果映红的脸庞,是载满梦的心已向前飞翔;人民的小康,是亿万人那从此挺起的脊梁,向下一个奇迹再一次启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启航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者:朱彦)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