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应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高校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政治工作,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汇聚大学生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主阵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思政课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高校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主渠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深挖百年党史的育人元素,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讲清问题,讲透道理,讲好成绩,引导学生在党史学习中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使大学生在感受科学魅力和真理力量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自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政工作新阵地,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践行爱国主义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地推进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千秋伟业,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使近代以来的中国从风雨飘摇、任人宰割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政工作新阵地,就是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把爱国主义植入他们心灵深处,使爱国主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要契合新时代大学生时代特点和成长需求,准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精准推出“网上党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把党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内容按照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学生接受方式进行内容再造,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情境空间,为大学生学习党史,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新的途径和载体。另一方面,要契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网络文化节、党史学习打卡等网络主题教育活动,用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活动接近学生,唱响主旋律,让爱国主义充盈高校网络空间。此外,要建强大学生党史网络文化工作室,通过网络直播、线上授课、会议交流等网络手段让一批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担当的人讲担当,推出一批深受学生喜爱、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网络作品,让学生在红色故事、鲜活历史中体悟到爱国主义始终是百年党史的基本底色,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汇聚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实践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为了践行初心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实践、敢于奋斗、不怕牺牲,在实践中铸就辉煌,在实践中赢得胜利。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高校要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性,把党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鼓励青年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党的百年伟业和百年辉煌,在伟大实践中坚定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同时,高校要用好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讲好红色故事,发挥红色基因库实践育人优势。积极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采访老红军和革命英雄等,在参观学习和情景感悟中,学习革命英烈感人事迹,感悟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继承先辈们伟大事业,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把“小我”融入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大我”,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引领时代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作者:陈化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四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2020JKDY05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