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代成渝地区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打开了新空间。一年多来,这一战略在川渝两地火热实践,步入加快成势见效的新阶段。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促进和落实“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奋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深度广度拓展,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以战略叠加实施为契机,夯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动力支撑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成渝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国家在不同时期赋予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都各有差异,并呈现出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的动态轨迹。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紧扣重庆和成都两个重要枢纽。一方面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将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结点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不断建设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以及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随着西部地区逐渐形成通道有效支撑、战略有机衔接、南北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运输通道建设和物流设施建设将纵深推进,东南西北四向开放的叠加效应将得以更充分发挥。
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潜能。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11省市,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且具有重大战略地位的经济带。基于“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的思路,长江经济带确立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其中,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一轴”的三大轴点之一,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极”的三大增长极之一。随着长江经济带不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将更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激发出强劲的转型动能和发展潜能。
“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开放层级。“一带一路”建设中明确要求打造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将重庆打造为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将成都打造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全力打造“中欧班列”品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继续深入,将更好提升成渝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厚植经济腹地优势、增强内陆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开放层次。
以五大战略协同为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在协同。川渝两省市应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思想、树牢一体化理念,把“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作为最大公约数,整体推动强核与优圈、织网与塑轴、赋能与兴业、绿底与宜居、重教与引才“五大协同”。
协同抓好“强核与优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经济向重庆和成都这两个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明显。2020年,重庆主城区和成都经济总量分别占两省市的39.4%、36.5%。这意味着抓好了“双核”,就抓住了成渝地区发展的“压舱石”和“基本盘”。因此,要大力协同提升“双核”的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围绕智慧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协同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等,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区域发展极。在强化“双核”引领的同时,高度重视各经济圈之间以及经济圈内部的优化提升。一方面,大力推进重庆西扩和成都东进,密切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之间的交通经济联系、产业相融互动。另一方面,在经济圈内部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规划编制、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统筹对接,率先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协同抓好“织网与塑轴”。充分把握好交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促进产业分工布局、人口迁徙流动的内在联系,既可以提高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投资效率,又可以沿主干交通线形成重要发展轴,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川渝两省市将织密织优现代交通网、公共服务网与共建主要经济轴带紧密衔接,促进交通、产业、人口的协调布局。一方面,全域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在继续推进枢纽机场和高铁、高速等主干网建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交通方式,提升通达集散能力。另一方面,顺应交通格局变化重塑,做强主要发展轴带,在基础好、人口多、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推动试点,打通“断头路”,构建跨界快速通道,拓展延伸沿长江发展轴带,打造南向开放门户和枢纽。
协同抓好“赋能与兴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把全面挖掘增长动力源与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紧密衔接,把科技创新力、文化熔铸力、数字融合力全面系统、协同集成作用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效提升成渝地区综合竞争力。注重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协同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两地共享,争取国家科技研发平台、产业转化项目布局。注重把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打造深植巴蜀文化沃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注重把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数字产业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牵引带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协同抓好“重教与引才”。成渝地区要在未来占据全国发展制高点,务必在教育和人才上超前谋划、先行先试。一方面,鼓励川渝高校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网络化、平台式的大学组织管理体系,培养更多复合型、跨学科的人才。另一方面,构建吸纳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机制,在给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支持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举措。争取在开辟海外引进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实现工作许可、签证与居留有机衔接等方面有更大突破。
协同抓好“绿底与宜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然是绿色美丽的经济圈。一方面,成渝地区应着眼“山、水、城”三大空间担当起“上游责任”,着力构建“绿水”廊道,推进区域内长江、嘉陵江、岷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构建“青山”隔离带,依托龙泉山、华蓥山、秦巴山区、川中丘陵等山系山体构建环绕城市的生态隔离带;着力构建“翠城”共治体,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完善跨界污染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机制。另一方面,以绿为底,共建宜居宜业居所典范,突出城乡差异化建设,让城有城的特征、乡有乡的风貌,倾力打造“等质不同态”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强镇、美丽休闲乡村,提升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真正使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心安之所。
以建立高效工作体系为保障,凝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最根本的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勇担当、善作为,着力形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的好势头,确保国家战略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系统思维做好统筹协调。把握好慢与快的关系,既保持历史耐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推进工作,又对已决定的事项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竭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把握好合与分的关系,既加强协同配合,及时解决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重大问题,又压紧压实责任分工,力促各级各单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把握好行与知的关系,既对党中央有明确要求、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事项逐项抓好贯彻落实,又对重大问题及时研究、明确方案、落地见效。
以好的方法确保好的效果。强化改革推动,加快改革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标准、统计和评价体系。强化法治理念,加快建立成渝地区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协同常态化机制,以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等为重点,推动联合立法,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强化市场思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引导动员更多企业有所作为、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