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站在新世纪五分之一处的一次回望。这五分之一个世纪,前面三分之二是在企业一线奋战,在大时代的潮头伴着一家小小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成长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后面三分之一是转换战场,进入民办非营利教育领域,既是圆自己一个长久以来的教育梦想,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尝试为这片土地、这个社会继续作贡献。”
8月28日,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发布新书《躬笃集》。该书取意躬行求真,笃志明理,总结回顾了陈一丹先生自2013年离开腾讯一线管理工作后,投身教育公益领域的相关实践与思考。
1998年与伙伴共同创立腾讯公司后,陈一丹先生出任公司首席行政官,2013年3月起出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在此期间,陈一丹高度关注公益事业,于2007年牵头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同时以“互联网核心能力推动公益事业的积极发展”为公益使命,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腾讯公益平台也从零起步,成长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益平台之一。
伴随基金会工作的推进,陈一丹也在逐步推动教育事业。2009年,陈一丹捐资20亿元人民币创办武汉学院,开启国内非营利性民办公益大学的先河;2016年,捐资25亿元港币设立全球最具规模的教育奖项“一丹奖”;2018年,捐赠逾40亿元港币的腾讯股票成立慈善信托,聚焦推动教育发展。公益和教育成为了陈一丹先生的志业……
在《躬笃集》一书中,陈一丹记录了其在教育领域开展各项工作的总结和思考。该书分为“躬行篇”与“笃志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躬行篇”共有三章,分别刊载陈一丹在教育领域经历的花絮轶事,三位曾与陈一丹共事校长的纪实文章,以及陈一丹先后经手腾讯内部培训和公益项目、武汉学院、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北京市明德书院、“一丹奖”等教育工作的系统复盘。
第二部分“笃志篇”同样包含三章。“洞观”一章呈现了陈一丹对教育事业思考的脉络,即萌生“在中国创建一所世界一流民办大学”想法后,如何研究制定一套平衡的高等院校评价体系;“论道”章节则收录了陈一丹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的三场对谈。对谈围绕教育领域展开,话题自办学教学经验、激发青年学者能动性等具体问题,延伸至如何令贫困家庭从教育体系中获益、推进家庭在教育体系中承担角色等全球性议题;“撷英”部分精选了陈一丹谈及教育的八则公开讲话,主题涵盖了教育创新、使命、国际化,以及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一丹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松浦晃一郎认为,《躬笃行》一书中的诸多观点非常及时和必要。陈一丹先生“用私人资金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经验和故事,即强调了公立和民间合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书中内容也对教育领域如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新、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等诸多问题提供了富有见解的意见。
“教育机构持份者覆盖面很广,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今天的平台型企业来说,持份者覆盖的范围恐怕更多更广,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更细微和深入。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也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课题。”在陈一丹的创业伙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看来,《躬笃集》一书包含了陈一丹近些年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其中的观点对自己也富有启发。
“教育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在《躬笃集》正文的结尾部分,陈一丹也向社会发出了进一步关注教育、投入教育的呼吁。他表示:“人经过教育才会转变为生产力,转变为文明的载体。教育的改革,触动的是社会深层次的关系和融合,所以教育是解题的药方,教育者是疗愈社会的医者。在广义上,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也同时是被教育者。”他始终认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最终都会回归到教育。社会进步,归根结底靠教育。”